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中国平地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收录时间:2007-02-27 15:2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平地机是土方工程中用于整形和平整作业的主要机械,广泛用于公路、机场等大面积的地面平整作业。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从而带动了平地机市场的繁荣。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综合集成创新开发等渠道,使中国平地机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自九七年起国内平地机生产企业也猛增至十几家。使平地机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延伸阅读:中国 作业 发展 平地机 用于公路

    中国平地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平地机是土方工程中用于整形和平整作业的主要机械,广泛用于公路、机场等大面积的地面平整作业。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从而带动了平地机市场的繁荣。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综合集成创新开发等渠道,使中国平地机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自九七年起国内平地机生产企业也猛增至十几家。使平地机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行业现状:

    1、市场需求分析:

    1)国内市场概况:

    据初步统计,2003年国内销量已达1690台,比2002年同比增长36%。2004年上半年,平地机行业市场销售总体增长呈平稳发展势头,据行业统计1-6月份销售总量达到1256台,同比增长23.14%。从市场销售的平地机产品结构来看,165(160)马力的平地机2004年1-6月份销量达674台,同比增长59.72%,占总销量的53.66%,销量比重同比增长12.29%,成为平地机市场的的主导产品。180(185、190)马力的平地机销量达448台,同比下降-15.31%,占总销量的35.67%,销量比重同比下降-16.19%;200马力及以上的平地机销量达113台,同比增长63.76%,占总销量的10.58%,销量比重同比增长3.81%;尤其是215马力以上的平地机比去年同期增长204.55%,增幅较大。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施工工期的严格要求,相应地对筑路机械产品也提出了更加专业、更加严格的要求。一些大、中型施工单位对平地机的购买心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需求心理是产品要有较高的性价比:即较高的技术性能、可靠的质量和较低的价位,同时要有尽可能高的操作舒适性。而对于多功能、智能化、高科技的产品,在现阶段用户的需求还不明显,市场不够成熟,并且对超越价值功能的倾向性也普遍较低,这是中国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

    2)国际市场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公路交通网络己形成,道路综合养护机械进入发展高峰,因而平地机市场走势下滑,平地机市场近年一直处于低谷,西欧、北美、日本三大工程机械市场平地机销售不足5000台,我国也没有产品进入这三大市场。但在东南亚、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公路建设项目在逐年上升,给平地机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因此平地机的市场销售走势看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市场类似,中、低档平地机的销售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平地机具有资源优势和较好的性价比,正逐渐受到这些国家用户重视和欢迎。

    据行业统计,2003年国产平地机出口总量为93台。其中徐工出口28台,三一出口25台,常林出口21台,中外建出口18台,成工1台。从出口机型看,160-165马力的平地机为31台,180-190马力的平地机为45台,200马力以上的平地机为17台。产品构成与国内销售机型的分布基本一致。2004年1季度平地机的出口量接近去年1季度的平均数,出口总量为22台。其中徐工出口12台,占出口总量的54.6%;中外建出口7台,占出口总量的31.8%;三一出口2台,占出口总量的9.1%;常林出口1台,占出口总量的4.5%。从出口的产品构成看比03年有较大变化,徐工出口的12台全是200马力的机型,占出口总量的54.6%,比去年全年200马力及以上的机型销量比例上升36.3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平地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己初见成效,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平地机进入该地区的数量也不算多,这说明我国平地机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还有不少差距,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2、主要生产厂家状况:

    目前国外平地机生产厂以美国卡特公司、瑞典VOLOV公司、日本小松、以及德国0&K公司生产的平地机最为著名。均代表了国际当代平地机最高水平。其主要技术有:铰接式机架、动力换档、后桥带自锁差速器、可调整操纵台,ROPS驾驶室、电子监控、自动调平、全轮驱动等技术,产品可靠性高。

    目前国内平地机生产厂家有十余家,其中主要厂家有7家,分别是中外建、徐工、常林、哈尔滨四海、黄工、三一、成工。平地机行业国内主导厂家优势较为突出,市场占有率基本上集中在这些厂家之间。国内平地机生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兼业厂,但其技术实力不容忽视。而国外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高、规格全、功能强,是我国平地机行业的目标。

    a、国外平地机生产厂家简介

    美国CATERPILLER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也是平地机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平地机主要为H系列,功率从125HP一275HP,9个型号。所有部件基本是本公司制造。

    瑞典VOLOV公司是专业生产平地机的公司,也是生产平地机最悠久的生产厂家,年产量1500多台,销往世界92个国家。该公司还拥有功率为700马力,自重100T的世界最大的平地机,主要生产710~780、710A~780A两种系列的平地机共12个型号的产品。

    日本小松:日本小松现已成为世界上平地机规格品种最多的一家公司,从48KW的轻型到209KW的超重型,期间的规格品种有27种,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对欧美的强大竞争对手。主要产品为GD系列,产品技术水平较高。

    欧洲的平地机主要生产商为德国的0&K和BOMRG公司,以及英国的阿维林、巴浮德等公司。O&K公司生产的F系列平地机共有6种规格型号,功率从114HP一280HP。产品主要特点是全轮驱动,牵引力大;后桥带轮间差速器及差速锁、油浴片式制动器;ZF动力换档箱;外观造型美观大方。

    JOHNDEERE公司是生产工程机械、林业机械的著名公司,目前生产的c系列平地机共有6种规格型号,其工作重量为13608公斤至14887公斤,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13千瓦至163千瓦(151马力至219马力),其中有2种规格型号为全轮驱动平地机。双泵双马达的自动双回路,轮边高速马达+减速机,减速机自制,自行开发的控制系统协调前后轮的同步,优化六轮驱动的动力和控制,15级旋转微调开关可根据地面情况或工作状况调整电子控制,全轮驱动前四档有效,速度达10km/h。

    芬兰VAMMAS公司:该公司是PATRIA集团中以生产民用工程机械和部件为主的公司,主要产品是平地机和铲雪车,年销售收入为20亿欧元。其中平地机产品有RGl81、RGl86、RG281和RG286四种规格。该公司生产的RG281平地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采用液压浮动技术实现了一机多用。其前推土板可实现左右变换角度;增加附加装置可实现破冰、除雪、除冰,是冬季道路除雪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大大提了平地机的利用率。

    b、国内平地机生产厂家简介

    天津中外建——原天津工程机械厂:在平地机行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八五年引进德国FAUN公司F206、F156平地机生产技术,经二次设计成PY系列平地机。FAUN公司后被德国0K公司收购兼并。其产品结构与徐工为相似,主销160C和180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约占其总销量的80%。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2003年天工主要依靠品牌优势及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较高的返利政策,牢牢地把握经销商队伍,依然保持着平地机市场的龙头位置。

    在新兴的平地机生产企业中,徐工集团筑路机械厂依靠技术创新,凭借徐工集团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协作优势,以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创新思路迅速独立开发研制出十几个规格型号的平地机产品。几年内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现主要生产K、GR系列的165、180、200、215平地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二位。

    常林:常林股份引进日本小松平地机技术,其主要产品有PYl65C一3PYl90C一3和PY200C一3平地机,2003年常林主要采取低价位、厂家直销、可做分期付款的营销方式取得不菲的业绩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

    哈尔滨四海:公司拥有职工近万人占地面积14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八五引进美国DERSSER公司850平地机技术,目前主要生产850和870二种平地机,其主要配套件均为原装进口。

    成都工程也走出一条自行开发研制平地机的路子,主要产品型号是:PYl65、PYl85.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四。

    三一重工的平地机市场份额不大,但静压传动平地机推向市场,又形成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其主要产品是:PQl60和PQl90.

    3、技术水平与差距:

    “九五”末,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平地机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也推动了平地机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国平地机制造业通过技术引进、综合集成、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1)技术水平:

    虽然国内外平地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由于中国平地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发展缓慢,其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平地机产品的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对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也仅仅是实现部分国产化这样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近年的发展,也是通过综合集成、类比设计或移植国外一般成熟技术,通过二次开发设计出的产品,多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2/682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中国的物流与经济区的发展

发展智能小区是住宅建设的必然趋势

浅析对中国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建筑工程机械租赁发展概况

关于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发展与防火防腐问题的探讨

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向

专家预测家居发展趋势08年时装和家居将融合

对中国住宅设计的看法与建议

塑料窗五金件在铝合金窗上的应用分析

中国室内设计理念上的差别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