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建筑业国企改革进程的新视角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内容提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两个时间上连贯的转化系统,两个体制重心(质点)跃迁中内在重心不一致导致了建筑业国企改革受胆。两个体制外的力量融合性不够可能是最大的原因。并提出体制“代沟”的假设,给出发展原生型经济体制来弥补两种体
困扰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的三大问题不管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没有得到解决[1]。目前国企改革似乎并不乐观,国企改革究竟走向何方?拟就国企为何改革和改革进程中一系列政策及其效果为何不理想提供一个新的视点,以期为建筑业国企改革的成功做出学术上的努力。本文采用建设部“十五”计划前期研究组中关于建筑业改革时间的划分。具体思路是建筑业的成长划分为两个大时段,即改革前((1949-1983)和改革时期(1984-目前),改革前代表了建筑业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时期代表了建筑业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业视为一个大系统,两个时段视为建筑业改革进程中两个时间上连贯的转化系统。建筑业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重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重心转移不一致造成了国企改革进程受阻。但不论计划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两种体制的应有之义。对建筑业而言,目的都是让建筑业的成长更快速,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1949-1983年的建筑业
1949-1983年我国建筑业发生了极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对当时建筑业的发展贡献颇大。新中国对土木建筑工程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建筑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得到稳步发展。经历了1958-1966年的膨胀和调整后,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仍然高达879万人。在这近40年中,建筑业有很大发展,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生产缺乏活力,竞争性和盈利不强,“铁饭碗”意识严重[2]。
二、1984年—目前的建筑业改革进程
建筑业的改革进程经历了一些明显的阶段.主要阶段及其政策简要如下:
(一)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过承包经营,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国有企业的诸多病症并未消除。采取这些改革措施的依据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先是认为“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中间是认为“以政代企,无自主权”,后来是认为“产权不明,职责不清”。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依据。
“减员增效”“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党的十五大对深化企业改革提出的要求。“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具体方法。从建筑业体制改革以来就存在的现实矛盾是总体施工任务不足,任务量不均匀;自有职工上岗不足,但又大量使用外包工,并且逐步演化为大量自有职工下岗和需要解决再就业的问题。李里丁【3】认为大多数施工企业职工大量下岗问题的实质主要是施工管理体制问题。陈永东[4]等调查指出广东建总第一季度下岗人员中工人占87%,并且下岗待工的全为正式职工,而企业在他们下岗后采用临时工;大部分下岗职工素质低、劳动技能单一,在市场竞争力低。这里的困惑之一:是否将正式职工下岗让其变为临时工,来满足建筑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的需求,或者通过组织临时工的进退场控制劳动力的使用?若不是,正式工待岗的数量为何仍如此庞大?困惑之二:市场竞争力低的职工下岗之后生存能力如何保证?针对建筑业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张彦民【5】认为不以有效运营。但同期陈宇红[6]实证指出国有企业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具体表现为:至1996年国有建筑业企业的利税总额已低于集体企业的利税总额;国有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比集体企业下降速度更快;国有建筑业企业动力装备率和技术装备率与集体企业相比优势减小。这种情况下,国有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的微观基础就值得反思了。有效推进建筑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给建筑业改革带来了一丝曙光,可建筑业的旧病未康,新疾又生。国有建筑企业的上市[更需要假以时日。
(二)“国退民进”战略调整
建筑业是传统竞争性产业,在竞争性领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997年以后稳定在6.6%左右的水平上,2003年和2004年更上升到超过7%,地位很重要。
建筑业正在推进国退民进的改革,其依据还是国有建筑业企业的低效率。这一结论遇到了不利的证据。杨德钦等[8]运用增长函数法、高金窑[9]采用成本一价格指数模型、关柯等[10]运用拉斯贝尔指数化模型,对建筑业所有制结构发生加速变化的 1990-2000年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负数并总体呈下降趋势。而郭伟等〔11]采用生产函数法研究1985-1997年期间国有建筑业企业的数据,得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论,与建筑业总体结论不相一致。金维兴等〔12]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的研究表明,官办研究院所改制为民营引起产业技术升级受阻,这无疑将影响建筑业效率的提高。
有些学者〔13]运用以下数据判定国有建筑业企业低效率,并据以提出国有经济要全面退出建筑业:(1)国有建筑业税后利润率与营业税率相同,因此利润恰好够纳税。这里姑且不论利润与营业税的关系;没有给出非国有企业的利润率,也就没有比较,低或者高的判断便失去了依据。(2)1997年国有建筑业就业人数没有增长,而同一年民有建筑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际上,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导致了这种现象.(3)1990年到1997年,非国有企业总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在提高。这个论据与上一个一样,不能表明效率;相反,按照文中给出的就业人数增长和产值增长数据计算,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在下降,但是始终高于非国有企业。建设部“十五”计划前期研究课题组〔14]则是在分析了建筑业短期行为、掠夺性经营、恶性竞争、质量大滑坡源自1984年开始的改革不配套之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得出“国有企业仍有优势”,国家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政策导致“人为地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据此,提出了“更新观念,国有经济逐渐退出建筑业”的政策建议,出现了实证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相反的局面。
不考虑具体的政策建议,从正反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结论看,建筑业的效率在下降,国有建筑业的效率也在随着改革的进行而同步下降,但是仍高于非国有建筑业。如果以这种结论为依据来进行政策选择,那么,就不是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更不是全面退出,而是致力于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政府提供外部公平竞争条件。不考虑具体的政策建议,从正反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结论看,建筑业的效率在下降,国有建筑业的效率也在随着改革的进行而同步下降,但是仍高于非国有建筑业。这与工业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如果以这种结论为依据来进行政策选择,那么,就不是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更不是全面退出,而是致力于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政府提供外部公平竞争条件。
从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产值比重,见表1)来看,公有制企业保持稳定,其中国有制企业呈缓慢上升态势;公有制企业工业增加值率远高于非公有制企业,国有制企业高于集体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该项指标有波动。还应注意,外资企业的增加值分割,并不公平,国内几年来要求内外资企业公平税负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3各年数据计算;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值;表中,国有制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控股,私有制工业包括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以外的各类工业企业。
据此,可认为提高国企效率建筑业改革的重心之一。
(三)两种经济体制的跃迁
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步履踌姗。改革过程中的新老问题致使国有企业活力仍不足。若将改革过程中体制转化过程视为一个大系统,体制外的因素作用便不能不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一个小系统,对建筑业来讲,技术创新、劳工制度、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和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率下滑等说明这个系统的运行效果似乎并没满足初衷。那么就只能说明系统的重心外移了,致使原先设计的系统失稳、失衡。学者们为此做出了许多探讨[1,3,5,6,7,10,11,12,14].
1.两种体制的重心与其体制外力量
前述已知,建筑业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国企改革的状况并没有验证假设国有建筑企业的效率很低成立。那么,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系统变迁呈螺旋上升状态。改革的巨大作用已经被认可。那么,只能是在变迁过程中,量变到质变的条件不够导致重心(质点)的运动不一致,致使一系列改革政策对建筑业而言可能回到原点。当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高状态的有序稳定,另一个就是处于混沌状态。若处于混沌状态,就说明跃迁的内在条件不成熟但人为强制地进行跃迁。若要改善,得靠跃迁主体来改变环境。当然,这属于二次跃迁。我们希望建筑业处于跃迁之后的有序稳定,那么就要使跃迁前后的重心一致起来,就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1/91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