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项目管理模式浅析

收录时间:2006-11-21 20:24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定工程项目的效益。项目法实施以来,三级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小成果,发挥了应有功效。本文试通过分析现行三级管理模式对项目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探讨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的必要性。

延伸阅读: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目标 质量监控 项目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定工程项目的效益。项目法实施以来,三级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小成果,发挥了应有功效。本文试通过分析现行三级管理模式对项目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探讨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的必要性。(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三级项目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现了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及形象。多年以来,施工企业实行的对一个工程项目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而形成集团、子公司和施工队的三级管理模式,有其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

    1、机构设置重叠、人员编制增多,导致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加大。

    2、周转材料无法周转或周转次数降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子公司都从自身的施工需要进行周转材料的购置和加工决策,相互之间难以做到融通和综合利用。

    3、多头管理,难以集中精力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

    4、子公司之间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整体效应。

    5、单位之间的部门功能重复,多头对外,难以形成统一基调。

    二、转变为二级管理模式的设想及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参照“机构无重叠、岗位无空白、工作无重复”及“精干管理层、优化劳务层、减少管理跨度、降低管理成本”的新型管理模式要求,结合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对一项工程,由集团和子公司选派精兵强将共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伙型项目经理部,变三级管理为二级管理。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施工生产、质量监控、安全保障、关系协调及经济核算工作。其经营管理的目标为,在安全、优质、按期完工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1、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强化统一管理。在两级管理模式下,一个工程项目只设立一个项目部,各子公司是项目部的成员而非独立的核算单位,这样有利于提升各子公司项目经理的全局意识,按照项目部总体规划和目标,统一思想,相互配合,改变两级管理下公司之间各自为战,互不沟通,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弊端。

    2、有利于发挥物资集中采购优势,大幅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工程成本的构成中约30%~50%为材料成本,因而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一个项目经理部下,可以通过对施工所需主要材料进行招标采购,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3、可以有效整合全管段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部有权、更有责任充分利用管段内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有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周转材料周转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闲置。

    4、可以更为有效地推行责任成本核算制度,以完善的责任考核和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保证效益目标的实现。

    5、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综合性管理人才,使项目部真正成为企业人才的摇篮。在两级管理模式下,项目部的管理者直接面对的是施工一线,要对施工现场负责,这就要求其不仅精通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协调、组织和指挥能力,能够随时根据现场及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和调整,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同时,确保项目利润目标的实现。

    从三级管理转变为两级管理,可以说是一次体制上的突破与创新,新的体制将极大促进、推动项目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使项目真正成为企业效益的源头,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基础。同时,模式的选择与决策也是相对的,采用何种模式,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分析其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市场的开拓,怎样有利于效益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机动,优势互补,切不可照抄照搬、千篇一律。

    (浙江恒城建设有限公司 王建国 周丽美 杨友根)

    建筑时报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1/214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Partnering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国际流行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MC)合同风险规避方法研究

项目管理的PMC模式

项目管理建设模式探索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储备资金加强管理的探讨

数控设备管理与预防性维修实践

国际工程分包管理模式变革在即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