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程度进一步深化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改革,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价格问题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各方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它的改革难度也特别大。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招投标制度和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办法的实施,原有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尤其是建筑业全面市场化之后,政府主要是对工程造价实施宏观调控。政府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通过对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及其规范程度的宏观动态调控而实现的。政府在培育建筑市场的同时,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工程造价系统动态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动态变化的要求,制定市场规则,市场管理法规及市场价格政策,并不断调整控制策略,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调节市场供求平衡,以“看不见的手”去引导、调控建筑市场。工程造价宏观动态调控的目标是:遵循价值规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经济、法律手段,保持建筑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和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协调市场各方的经济关系,建立良好的建设市场价格秩序,从而达到间接控制造价的目的。因此,目前更需要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规章和社会造价咨询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等多方面开展研究,从而理顺造价管理体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参与建设各方的行为以规范和引导。(参考《建筑中文网》)
因此,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量”、“价”分离入手,编制统一定额的计算规则,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
现行的预算定额基本上是五十年代从苏联那里照搬过来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它对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国家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过去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进行改革,坚持其积极的方面。首先,建设工程造价及其预算定额管理体制改革,应本着价格形成机制即“量”、“价”分离入手,保持定额的法定性,改变人工、材料、机械计划价格为市场指导价格,逐步放开各种取费的费率,鼓励企业之间在同一水平上开展竞争。
实行“量”、“价”分离的核心是把法定性的标准和指导性费用、价格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区别对待。定额作为控制消耗量的标准,应在统一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委托行业协会发布、管理和解释。为适应“量”、“价”分离的要求,首先对通用性强,覆盖面大的专业定额,编制全国或地区统一的定额,全国或地区统一定额包括项目划分,计算规则和取费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价格问题,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工程造价只能将计划价格变为指导性价格,其理由主要是:就目前建筑业现状看,宏观、微观条件都不成熟。一方面行业的宏观调控缺少力度,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市场供求手段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建筑市场仍然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此外,企业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不平等竞争,投资方拖欠工程款等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开价格,只会使建筑市场更加混乱。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只能实行指导价格,包括价格指数。指导性价格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及机械台班单价,也包括构成建筑产品的物化劳动价格,均由主管部门定期发布,供甲乙双方参照执行。
2 放开人工、材料、机械指导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逐步实现变指令性取费及其费率为指导性指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管理的价格日趋缩小,将逐步放开构成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但这是一个十分敏感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市场发育的情况和各种条件的具备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开管理,推入市场。可以先将建安工程中工、料、机单价逐步放开,由承发包双方根据市场及工程情况定价,由市场进行调节。在价格放开的同时,各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可参照国际市场的惯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基础,建立价格信息服务系统,定期发布各种价格信息和价格指数,供工程有关各方参考。对间接费及费率和利润水平,逐步变指令性为指导性,特别是外资工程、技术复杂工程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以制定一个浮动限额的费率,定期发布,供甲乙双方参照执行。在这一阶段要总结、分析、研究各种取费及费率,规范各种取费的基数及其费率的合理性,要改变建筑业是微利企业的错误观点,从价格改革的实际出发,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下一步全面放开建筑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打下基础。
3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涉及建筑市场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必须在有相应配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
(1)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首先,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应加以明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应该是全面的、专业的、深入到建筑市场造价范围内各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去,它与主管合同立约前负责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是相辅相成的,台前台后协同管理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主要管市场、业主、设计、施工队伍的准入市场的行为,而造价管理部门则管合同的计价方法、造价条款、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中介咨询机构和队伍等等。就目前状况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机制发育还很不完善,放开价格,由市场定价还须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必须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定额,它要变、要改、要符合建筑市场的发展。
当前定额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动态管理上。继续完善价差调整管理办法,定期发布材料价格信息和材差调整系数,还可定期发布实际工价水平,供承发包双方协调人工费补贴之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参与市场竞争。今后造价管理部门更多要做的工作是对政府发布的价格政策的解释,协助政府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分部分项名称,统一计量单位,使承发包双方在工程量计算方法上有统一的术语和内涵的理解等等。
(2)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自由经济,而是法制经济。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种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运行,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3)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管理
咨询中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建筑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服务作用。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咨询人员素质差;二是业务行为不规范;三是不公平竞争比较突出;四是咨询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激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理顺体制,加强领导。向有关部门讲明造价咨询工作与工程造价管理密切相关,是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宣传造价咨询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建设部门对造价咨询业的统一归口管理。二是健全法规,加强治理整顿。应按照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严格执法,使不守法者没有市场,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积极培养咨询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结合我国资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行执业资格认证,加强从业人员业务考核,恪守职业道德标准,力争使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大提高,逐步从单一的预结算编审走向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抛弃原有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做法,不要抱残守缺,一定要从如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齐骥,焦占拴.全国工程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00.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7/60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