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塑料管材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收录时间:2006-06-15 08:3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高云天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塑料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管径比公称直径大一号。如PPR32 就相当于DN25.分冷热水管,冷水管为带绿色条管,热水管为带红色条管.预算和提料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转换。如图纸表这段为DN20就要提 PPR25的管材(件)。一定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会造成粘接不牢或跟本粘接不上

延伸阅读:吸气阀 塑料波纹管 硬聚氯乙烯消音管 硬聚氯乙烯管 聚丙烯管

    摘要:塑料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管径比公称直径大一号。如PPR32 就相当于DN25.分冷热水管,冷水管为带绿色条管,热水管为带红色条管.预算和提料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转换。如图纸表这段为DN20就要提 PPR25的管材(件)。一定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会造成粘接不牢或跟本粘接不上。

    关键词:聚丙烯管 硬聚氯乙烯管 硬聚氯乙烯消音管 塑料波纹管 吸气阀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关注,在给排水领域掀起了一场建材行业的绿色革命。据大量水质监测数据表明:采用冷镀锌钢管后,一般使用寿命不到5年就锈蚀,铁腥味严重。居民纷纷向政府部门投诉,造成一种社会问题。塑料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节省金属、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形成一种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 塑料管特点及应用

    ﹝一﹞ 聚丙烯管(PPR)

    (1)在现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采暖和给水用的大多是PPR管材(件)。其优点是安装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环保、重量轻、卫生无毒、耐热性好、耐腐蚀、保温性能好、寿命长等优点。管径比公称直径大一号。如PPR32 就相当于DN25,PPR63就相当于DN50。管径具体分为DN20、DN25、DN32、DN40、DN50、DN63、DN75、DN90、DN110。管件种类繁多三通、弯头、管箍、变径、管堵、管卡、支架、吊架。分冷热水管,冷水管为带绿色条管,热水管为带红色条管。阀门有PPR的球阀、截止阀、蝶阀、闸阀、有外为PPR材料内为铜芯的。

    (2)管道的连接方式有焊接、热熔和螺纹连接等方式。PPR管用热熔连接最为可靠,操作方便,气密性好,接口强度高。管道连接采用手持式熔接器进行热熔连接。连接前,应先清除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当机器红灯亮起并稳定后,对准要连接的管道(件)DN〈50热熔深度为1-2MM,DN〈110热熔深度为2-4MM。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插入加热套内,达到预定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加热,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均匀用力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进行校正,但严禁旋转。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防止加热过度,使厚度变薄。管材在管配件内变形。在热熔插管和校正时,严禁旋转。操作现场不得有明火,严禁对管材用明火烘弯。将加热后的管材和管件垂直对准推进时用力要轻,防止弯头弯曲。连接完毕,必须紧握管子与管件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松手。当PP-R管与金属管件连接时,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PP-R管作为过渡,该管件与PP-R管采用热熔承插方式连接,与金属管件或卫生洁具的五金配件连接时,采用螺纹连接,宜以聚丙乙烯生料带作为密封填充物。如拖布池上接水龙头,就在其上PPR管末端安装内牙弯头(内有螺纹)。管道安装过程中,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丝扣配件,造成连接处渗漏。管材切割也可采用专用管剪切断:管剪刀片卡口应调整到与所切割管径相符,旋转切断时应均匀加力,切断后,断口应用配套整圆器整圆。断管时,断面应同管轴线垂直、无毛刺。

    (3)管道安装过程中,可分层或单套进行水压试验。所有管道的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分别为:低区工作压力为0.4Mpa,试验压力为0.6Mpa,高区和中区工作压力以0.6Mpa计算,试验压力为0.9Mpa。在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子、阀门、垫片、紧固件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进行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对试压合格的管道进行吹洗工作,直至污垢冲净为止,并做好各项吹扫清洗记录和试压记录等工作。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大于管材许用压力。试验时应缓慢注水,注满后应做密封检查。加压宜用手压泵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后,稳压1h,压降小于0.05Mpa,然后下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小时,进行外观检查,不渗不漏压力下降不超过0.03Mpa为合格。

    (4)安装时还要注意搬运和安装管道时应避免碰到尖锐物体,以防管道破损。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等有机污染物与管材、管件接触。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一定要临时封闭好,以免杂物进入。给水管道系统在验收前,应进行通水冲洗。冲洗水流速宜大于2m/ s,冲洗时,不应留死角,每个配水点龙头应打开,系统最低点应设放水口,清洗时间控制在冲洗出口处排水的水质与进水相当为止。生活饮用水系统经冲洗后,还应用20—30mg/ l的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应滞留24h以上。管道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并经卫生管理部门取样检验,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在30分钟内,允许两次升压,升至规定试验压力。预算和提料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转换。如图纸表这段为DN20就要提PPR25的管材(件)。一定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会造成粘接不牢或更本粘接不上。

    ﹝二﹞ 硬聚氯乙烯管 (UPVC )

    (1)排水用的是UPVC管材(件)。由于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强度较高等优点,因而在管道安装中广泛应用。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UPVC管材内壁光滑,流体摩擦阻力小,克服了铸铁管因生锈、结垢而影响流量的缺陷。管径也比公称直径大一号。如DN100就是U-PVC110。DN150就是U-PVC160。管件分为斜三通、四通、弯头、管箍、变径、管堵、存水弯、管卡、吊架。

    (2)连接用的排水胶胶接。粘接剂使用前必须摇匀。管道和承插口部位必须清理干净,承插的间隙越小越好用砂布或锯条把结合面打毛,承口内较薄地均匀刷一遍胶,插口部位外刷两次胶,待胶干40~60s后插入到位,同时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时间。粘接时严禁沾水,管道到位后必须平放在沟内,待接头干后24h开始回填,回填时用沙土将管道四周填紧,留出接头部位再进行大批回填。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UPVC管与钢管套接时,必须将钢管连接处擦净涂胶,将UPVC管加热变软(但不得烧焦)后承插在钢管上并降温处理,如加上管箍会更好。对管材大面积损坏的需更换整段管材,可采用双承口连接件更换管材的办法。对溶剂粘接处渗漏的处理,可采用溶剂法。此时先排干管内的水,并使管内形成负压,然后将粘接剂注在渗漏部位的孔隙上。由于管内呈负压,粘接剂会吸入孔隙中而达到止漏的目的。套补粘接法主要是针对管道穿小孔和接头的渗漏。此时选用长15~20cm的同一口径管材,将其纵向剖开,按粘接接头的方法将套管内面和被补管材的外表面打毛,涂胶后套在漏水处贴紧。玻璃纤维法是用环氧树脂加固化剂配成树脂溶液,用玻璃纤维布浸渍树脂溶液后,均匀缠绕在管道或接头渗漏处的表面,经固化后成为玻璃钢。由于该方法施工简单、技术易掌握、堵漏效果好且成本低,在防渗补漏中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3)管道或管网系统的水压试验,必须在粘接干燥24h后才能进行。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非金属管道的试压规则。对于无节点连接的管道试压长度≯1.5km,有节点的管段试压长度≯1km。管道或管网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最低≮0.5MPa,并保持试验压力2h或者满足设计的特殊要求,无渗漏现象为合格。预算,下料时也要注意管径的转换。也一定要用同一厂家的产品,防止不同厂家的产品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会造成粘接不牢或更本粘接不上。 在参与安装工程塑料管道施工管理时遇到了很多具体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塑料管的伸缩

    改性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的管材两端为插头,管件均为承口,多数采用承插粘接法连接,属不可变的永久性连接,而塑料制品的线膨胀系数较大,管道受环境温度和污水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ΔL=L?α?Δt

    式中:

    ΔL——管道温伸长度,m;

    Δt——温差,℃;

    L——管道长度,m;

    α——线膨胀系数,采用7×10-5m/m℃。 计算3 m长管道在△t=50℃时的温伸长度为10.5 mm,那么这10.5 mm的伸长或收缩就必须依靠伸缩节这个专用配件来解决,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温差较大,伸缩节是非装不可的,不然就有拉坏或胀坏弯管的可能。但在安装工艺上常犯的毛病是不按当时的环境温度,在管材插口处做插入深度记号,安装后则不知道插入多深,质检人员也无法检查,容易造成天冷时插口脱出橡胶密封圈的保护范围。臭气外泄;天热时管材又无处可伸,胀坏接口。还有的是把伸缩节倒着安装,也就是把橡胶密封圈一侧作为朝下的承口,造成 不应有的渗漏。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6/466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