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我国工程造价体系亟待破解四大瓶颈

收录时间:2006-05-20 02:26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发布工程等价相关信息和指数,

延伸阅读:变化 国家 工程造价 改革 经济体制

    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发布工程等价相关信息和指数,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并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发布信息,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政府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工程造价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定价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参考《建筑中文网

    然而,尽管我国的工程造价体系已开始逐步朝着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但在现阶段,真正的市场机制仍未形成,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就目前而言,我们亟待破题的有四大瓶颈。

    瓶颈之一:造价多门管理缺乏立法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还是刚刚形成亟待发展的行业,由于原体制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到宏观政策的制定,小到每个项目的造价确定和控制,几乎都集中在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的职能就必须转换,宏观调控职能就必须加强。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虽然颁发一些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但还缺乏正式立法,权威性不够,在管理办法执行中还存在问题,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瓶颈之二:预算定额单价背离市场变化

    随着我国物资改革的发展,大多数产品价格已放开,人工费大幅度上升,建筑工程成本不断提高,建筑业收支不抵支,虽然主管部门对定额单价作了部份调整,但一是调整滞后,远远跟不上市场的价格变化,二是调整方法采用系数法,用抽样、加权平均计算,与实际出入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供需变化,有的成倍上涨,建筑工程产品生产周期长,“死单价”形成“低预算收入,高市场支出”,加深了预算定额单价与市场的矛盾,造成了建筑产品价格严重背离价格的扭曲现象,形成了建筑企业亏损严重和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瓶颈之三:活市场与死单价矛盾突出

    建筑产品价低利微,比价不合理,现行计价,定价制度的定额预算单价不能随物价和工资变化及时调整,活市场与死单价的矛盾是搞活建筑业的“瓶颈”,成为阻碍企业适应市场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桎梏。

    瓶颈之四:招标投标办法与市场运行机制相悖

    目前以预算为标底调控的招标投标办法与市场运行机制相悖,调整定额单价的权力在政府,即使定额单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如果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定额预算单价也不能调整。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价格直接调控的方式和做法,其实质反映了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企业无法依据市场信息,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计划成本,随行就市投标报价。这种招标投标办法既不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水平,违背了价值规律,难以开展真正的公平竞争。形成了建筑产品价格和管理体制不合理。建筑产品长期实行的是微利政策,甚至是长时间无利润。目前招标投标压价竞争,招标压价平均在7%左右。

    现行的建筑产品价格已到非改不可的时候,继续维护计划经济模式体制下用基本建设预算管理、计算和确定建设工程价格的办法,是违反价值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同时影响企业体制改革的进行。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5/462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谈几点见解

浅谈建筑材料价差调整方法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改革趋势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革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改革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学习和思路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计价模式比较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