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市场“自由主义”何时休?
- 2013年中国建筑业前三季度分析简报
- 建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营改增税制设计研究
- 如何控制项目采购成本
- 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 建筑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回顾与启示
- 世界顶级承包商的发展模式和启示
- 基于经济法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 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管理建议和误区
- 建筑企业的准时化采购模式研究
内容提示:乌鲁木齐的张大爷“去了”,在给住院老伴送饭的路上,倒在了一台正在围抢生意的挖掘机车轮下。就是各种大型机械无序的停靠,围抢生意与人争路造成了悲惨的压死人事件。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无人监管,自生自灭的“自由市场”状况还要存在多久?
乌鲁木齐的张大爷“去了”,在给住院老伴送饭的路上,倒在了一台正在围抢生意的挖掘机车轮下。就是各种大型机械无序的停靠,围抢生意与人争路造成了悲惨的压死人事件。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无人监管,自生自灭的“自由市场”状况还要存在多久?
“钓鱼”是根本元凶近些年来,新疆地区一些“有头脑”的经营者,购买了一些大型机械进行工程建设以期掘得一桶“金”,在一处工地干完活后,为了进一步招揽生意,这些机械的车主便把机械停靠在一个固定场地,等待雇主。用车主们的行话说,叫“钓鱼”。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更是率先形成了几个很大的鱼池(工程机械租赁场所)。位于苏州路与河滩路交接出的立交桥桥头,由于有着大块空地,“钓鱼”者喜欢聚集于此,乌鲁木齐最大“鱼池”便在这里形成了。(参考《建筑中文网》)
在乌鲁木齐坐501路公交车,从百万庄,经河滩路,沿着苏州路走下去,尤其河滩路一站,各类工程机械随处可见。挖掘机、推土机、塔吊……有序无序地停靠在路两边。各种工程机械车到底有多少?据知情人士说多的时候,达到上百辆,人行道上都停满了。就是这样的停靠、无序的竞争造成了张大爷血染公路与老伴永远分别。“钓鱼”本来是轻松愉快的事情,然而乌鲁木齐的“钓鱼”已经发展成为“抢鱼”这就是伤人事件的元凶。
租赁市场变成“自由市场”
上面事件的发生地就在乌市的自发租赁市场。“自发”使本应当规范的地区变成了各自叫卖的自由市场。自由之处就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与买者进行交易,进入、退出甚至交易地点的选择也完全依靠自己的喜好,没有所谓行规或管理措施。
据报道乌鲁木齐目前还没有一处大型的重型机械租赁市场,苏州路一带建材市场多,再加上有这里有顺翔租赁场,这里就自发形成了一个自由的重型机械租赁市场。
没有规范的工程机械租赁场地,车主就会任意停靠自己的机械,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机械因为缺乏监管,任意停靠、任意行驶,会对过往行人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其次,由于庞大的工程机械无秩序的停靠,对当地的环境治理也造成不小麻烦。工程机械的重量要远大于一般车辆,而公路所能承受的重量也有一定限度,在租赁场地 附近,由于不能承受大型机械的重量,路面破损严重。
同时,由于这些机械进出没有规范的管理,对当地交通也造成麻烦,造成交通拥堵是家常便饭。
规范租赁市场如何形成近几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使新疆的是水利、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充足的发展。面队如此众多的基建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还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代表的不规范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在许多不发达地区均存在这种现象。
五一期间,记者沿娘子关进入山西省采访看到,许多地区尤其是一些不发达的县市均存在自发形成的租赁市场。工程机械与行人共行其道并不少见。
究其原因,晋中市灵石县一位经营工程机械租赁已经6年的陈老板说:“对我们来说如果想挣钱那么机械租赁需要灵活,不能在一个地区呆久,要随着工程而动。另外,作为县里没有钱也没有必要来修建大型租赁场所,谁知道工程能进行多久?”
那么这些自发形成的市场是否有人管理呢?
据记者在山西有关地区调查得知,所谓的管理部门就是当地的税收部门,只要交了税就可以自然经营。最多就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时候,交通警察会疏导一些交通。而自发形成的市场是可以得到当地政府认可的。
看来规范的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形成难度很大,从政府、个体经营者来说似乎都没有形成规范市场的共同意识,从建立市场的资金来源来说,政府、个体经营者都不认为应该为此负担。同时随着工程建设流动性更增加了自然租赁市场的形成土壤。然而面对杂乱无章的自发租赁,各地当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规范,然而如何规范看来是一个不好解决且无人愿意去解决的问题。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角度来说解决目前问题的根本手段是有效的利用市场调节作用以及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模仿国际潮流成立大型租赁集团公司,通过对私有资源的整合以自身强大的经济力量使不规范的私人竞争退出,形成规范的租与出租的良性交易。
据最新消息乌鲁木齐经过几个管理部门人清查,苏州路机车占道现象骤然消失。但那些重型机械依旧存在。工程机械“自由市场”的“修理”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边 辑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48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