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栏目最新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本文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严重影响着建设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才能取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考《建筑中文网》)
1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及其特征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它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其具有以下特征。
1.1 影响因素多。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受项目决策、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理、地区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2 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无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质量波动大。
1.3 质量变异大。工程项目的生产强调协调性、连续性以及总体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系统受到影响,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损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1.4 质量隐蔽性。工程项目生产的协调性同样造成生产过程中上一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导致工程项目竣工后的终检验收带有一定的困难。
2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必要的。大力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筑业产业升级的要求。
2.1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显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好坏。只有不断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水,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2.2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并积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才能建造优质的工程。通过提高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开发,强化工序控制,有效保证工程质员。
2.3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要求;通过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支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精湛业务技术水平的员工队伍,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3.1.1 项目所在地施工环境因素调查 施工前,对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温度、风力、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对现场交通状况、原材料及机具的质量、供应地、供应距离进行调查;对现场周围及当地的人文、经济进行调查;通过以上因素调查确保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对过程质量产生影响。
3.1.2 建筑物工艺设计及审查 工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用户意见及本企业在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先行试验,预先掌握新工艺的关键,为提高工艺水平创造条件。工艺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设计,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建筑物建造出来。
3.1.3 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计划 项目部材料部门依据预算提出各阶段各部位的材料计划,根据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使用要求、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经审核后,及时组织材料进场。
3.1.4 设备、机具选用配置设计 依据工程特点、质量目标、进度计划等因素由项目部提出设备机具的选用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据进度适时将设备机具进场。
3.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3.2.1 明确质量责任 首先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其次要明确制造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明确部门之间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亲系;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3.2.2 加强岗前岗位培训 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有计划的组织岗位培训,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并对重要岗位进行资格认证。
3.2.3 提供设备保障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实行文明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工作,并适时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维修。
3.2.4 做好质检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做到:①要把好“三关”。材料关,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半成品的质量关。工艺关,即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成品关,即制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②要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转序,不合格的构件不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产品不交付使用。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类型的检验方式和方法,如采用专职 QC 人员检验、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三检制”等完善检验手段。
3.2.5 加强质量信息管理 对质量状况的实时统计与分析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要建立现场质量信息网络和流程,要求操作者、检验员按规定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处理;要规定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处理办法;要运用必要的控制图表(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做好质量信息的处理工作,以此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3.2.6 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和主导因素。可以以质量特性值、工序因素等为对象来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所用的机具进行事先评估、鉴定,并做好点检、维护保养工作。质量控制点的员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规定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和要求。按规定实施监控,并做好各类监控记录。
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验收阶段质量管理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①单位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检验评定。评定结果送交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②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③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④工程交工后,应对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 创建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外部环境
4.1 监管部门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拥有最终确认工程质量等级的权力,决定了它其实就是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公开执法的最后保障环节。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发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带头作用,更需要它坚持公正执法,依法监督,工作到位,并能接受社会的监督,而不断调整、完善制度。
4.2 业主单位 严格设计文件的审查评价;加强发包单位的资格管理;规范招标发包的范围和方式;依法禁止肢解工程发包;推行建设法人责任制。逐步引入保险机制,建立付款保险制度。即建设单位的担保银行向承包方提交的保证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支付工程款的一种保险方式。严把工程验收移交关。
4.3 监理 实施独立性、专业化质量管理。加强监理人员素质培养,认真做好质量目标控制。社会化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4 施工单位 加强对建筑承包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包括:加强工程总分包管理,即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严格把好企业自检程序,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等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严重影响着建设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才能取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考《建筑中文网》)
1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及其特征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它是一个组织全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其具有以下特征。
1.1 影响因素多。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受项目决策、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理、地区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2 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无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质量波动大。
1.3 质量变异大。工程项目的生产强调协调性、连续性以及总体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系统受到影响,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损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1.4 质量隐蔽性。工程项目生产的协调性同样造成生产过程中上一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导致工程项目竣工后的终检验收带有一定的困难。
2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必要的。大力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筑业产业升级的要求。
2.1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显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好坏。只有不断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水,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2.2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并积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才能建造优质的工程。通过提高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开发,强化工序控制,有效保证工程质员。
2.3 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要求;通过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支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精湛业务技术水平的员工队伍,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3.1.1 项目所在地施工环境因素调查 施工前,对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温度、风力、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对现场交通状况、原材料及机具的质量、供应地、供应距离进行调查;对现场周围及当地的人文、经济进行调查;通过以上因素调查确保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对过程质量产生影响。
3.1.2 建筑物工艺设计及审查 工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用户意见及本企业在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先行试验,预先掌握新工艺的关键,为提高工艺水平创造条件。工艺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设计,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建筑物建造出来。
3.1.3 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计划 项目部材料部门依据预算提出各阶段各部位的材料计划,根据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使用要求、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经审核后,及时组织材料进场。
3.1.4 设备、机具选用配置设计 依据工程特点、质量目标、进度计划等因素由项目部提出设备机具的选用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据进度适时将设备机具进场。
3.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3.2.1 明确质量责任 首先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其次要明确制造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明确部门之间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亲系;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3.2.2 加强岗前岗位培训 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有计划的组织岗位培训,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并对重要岗位进行资格认证。
3.2.3 提供设备保障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实行文明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工作,并适时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维修。
3.2.4 做好质检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做到:①要把好“三关”。材料关,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半成品的质量关。工艺关,即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成品关,即制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②要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转序,不合格的构件不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产品不交付使用。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类型的检验方式和方法,如采用专职 QC 人员检验、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三检制”等完善检验手段。
3.2.5 加强质量信息管理 对质量状况的实时统计与分析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要建立现场质量信息网络和流程,要求操作者、检验员按规定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处理;要规定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处理办法;要运用必要的控制图表(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做好质量信息的处理工作,以此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3.2.6 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和主导因素。可以以质量特性值、工序因素等为对象来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所用的机具进行事先评估、鉴定,并做好点检、维护保养工作。质量控制点的员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规定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和要求。按规定实施监控,并做好各类监控记录。
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验收阶段质量管理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①单位工程竣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检验评定。评定结果送交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②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③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④工程交工后,应对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 创建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外部环境
4.1 监管部门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拥有最终确认工程质量等级的权力,决定了它其实就是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公开执法的最后保障环节。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发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带头作用,更需要它坚持公正执法,依法监督,工作到位,并能接受社会的监督,而不断调整、完善制度。
4.2 业主单位 严格设计文件的审查评价;加强发包单位的资格管理;规范招标发包的范围和方式;依法禁止肢解工程发包;推行建设法人责任制。逐步引入保险机制,建立付款保险制度。即建设单位的担保银行向承包方提交的保证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支付工程款的一种保险方式。严把工程验收移交关。
4.3 监理 实施独立性、专业化质量管理。加强监理人员素质培养,认真做好质量目标控制。社会化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4 施工单位 加强对建筑承包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包括:加强工程总分包管理,即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严格把好企业自检程序,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等等。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03/1428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