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解读徐州户部山古民居
栏目最新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网站最新
内容提示:本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其五要素分析徐州户部山依傍黄河、因山建宅等城市地理学上的特点;整合文脉的梳理作答这些城市现象形成的根源。文章旨在将当地居民记忆中的元素重新拼接,试探寻户部山古民居之原貌,并为其修复项目提供线索。
摘 要:本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其五要素分析徐州户部山依傍黄河、因山建宅等城市地理学上的特点;整合文脉的梳理作答这些城市现象形成的根源。文章旨在将当地居民记忆中的元素重新拼接,试探寻户部山古民居之原貌,并为其修复项目提供线索。
关键词:户部山; 古民居; 城市意象; 漕运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City Image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ancient folk houses of the Hu Bu Hill in the city of Xuzhou,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hill near the Old Yellow River Course. Those urban geographic features were answered by integrated context study. By arranging and combining a variety of elements in the memory of local residents, the paper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image of Hu Bu Hill ancient folk houses, and presents the clues for the rebuilding project.
Keywords:ancient folk houses; city image; grain transported to the capital by water
1引言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为了分析这个特定的古城区,本文引入“城市意象”(City Image)理论,并运用其原理展开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教授(Prof. 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主要是指通过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心理印象,来评价城市的客观形象。他提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城市或城区可以分成五个元素: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地标。各个元素之间的意象表达是可以变换和传递的,一个城市设施可以具有多重意象元素。研究城市意象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并分析城市的心理地图。
2徐州户部山古聚落的渊源
濒临黄河故道的徐州古城,在历史上多次受黄河水患侵袭,造成了著名的“叠城”现象。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大水三年未退。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徐州城经过重建才恢复旧观。因此所谓徐州古民居,主要指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据考证,清同治时期,徐州城的范围大致是:北至黄楼,南至道平路,西至燕子楼,东至黄河故道①。徐州城民国初期尚维持原状,建国初期也改变不多,只是近20年变化最大。
黄河让徐州城饱受摧残,但同时也促成了兴盛的漕运。天启年间毁灭性的大水之后,正是徐州在漕运路线上的关键性地位,才使得当地百姓和官员没有放弃这座城市,并坚定了与洪水做斗争的信念。水患之际,户部分司署移至城南的南山(戏马台)上办公,此山遂得名户部山。
户部山地势较高,可抵御洪水;其位置靠近奎河上的漕运码头,商业位置绝佳。洪灾期间大量的官署迁徙于此,逐步确立了徐州乃至苏北新的政治中心。从此富裕的市民们争相在此购地,添置产业,达官显贵们在此修建宅邸、书院、会馆、庙宇、道观。户部山顿时成了一块寸土寸金,炙手可热的土地。“穷南关,富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由这一流传至今的徐州俗语可见一斑。正是这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户部山开始了长达近400年的繁荣。
3解读户部山古聚落的城市意象
3.1道路(path)
3.1.1道路布局
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上看户部山的街巷系统,如果把黑色的构筑物作为图,那么道路就可以视为白色的底。整个构图形成的“环 放射”的骨架支撑起居民们粗略的“公众意象”②(如图1、图2)。
户部山因漕运而生,因贸易而兴,所以沿街户型多为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由于中国古代日常用品除了官粮、官盐由官府统一销售之外,布料、酱油、茶叶等商铺均为私人经营,所以明清时期的户部山既汇集了官方漕运和民间贸易,又促进了萌发的手工业。
有趣的是,拿户部山和同一时期营造的北京城相比,尽管它们尺度上差异巨大,但在构图和路网组织上有相似之处;而其不同之处,户部山受山丘地形影响,形成的环近似于圆。总体格局符合《管子·乘马》中关于“自然型”城市的经营模式。而北京城位于平原,又深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③中关于“理想都城”规划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环近似于方。由此可推测,其一,环 放射形的路网系统在中国古代有着较高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其二,中国古代,内陆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的城市有着较为相似的心理地图。
3.1.2街巷尺度
在1998年大规模改造前,户部山的内部街巷系统非常局促,环状主干道的宽度不足2m,放射状小巷仅1m左右。经测绘,老盐店北部一带的道路最窄处,仅可供一个人通行。从现代规划理论来看,这是极不合理的道路尺度,而它恰恰是户部山当年聚集人气的魅力所在。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施行里坊制度,即城市被规划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坊四周设墙,内部由四通发达的窄巷连接,坊墙外才设街道。里坊制度虽然因为日益繁荣的小手工业经济在唐宋时期逐步瓦解,但是对后世的中国民居有深远的影响。
其二,明清时期户部山商铺的作坊不大,生产、销售周期也很短,这就意味着贮藏、运输规模都比较小。由室内贮藏和人力运输即可实现,街巷自然不需太宽。
其三,马车如法进入小巷,虽然交通效率降低了,但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由于尺度过于狭窄,巷子反而从线性空间转变为带状空间,提供给居民以驻足,聊天,甚至下棋、吃饭的场所。
3.2 边界(edge)
‘“边界’是种线形要素,它们通常是两地区的边界,相互侧面的参照作用。”④
3.2.1伦理界定功能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在两千年前就找到了应对拥挤的机制,那就是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建立的高密度行为准则。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种人在自己的言行规则上各行其是。作为补充,道家则留以人心灵上的桃花源。无论得失,贫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一个自得其乐的心境。
户部山的居民既有翰林、状元,也有农工商等小户人家。在院墙之内遵循的是主从、尊卑的规则;院墙之间的街道则洋溢着自由自在的气息,流行的也是世俗的生活。
如果把户部山的文化氛围分成出世和入世,那么墙就充当了渗透儒道互补的文化边界;如果把户部山比做一个巨大的容器,那么墙就是街道和院落两个子容器的实体边界。
3.2.2区域围护功能 从构造角度,户部山民居的墙体做法多用“里生外熟”,即模数为58x125x260mm青砖内外两皮。中间形成的腔体内填充土坯与废砖,墙厚可达500mm。据古建修复专家孙统义先生介绍,此做法仅见于徐州一带,所砌筑的墙体热工性好,利于防潮,且结构稳定。而这种貌似出于抵御风寒而设的厚重外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和建城2500年来挣扎在争战之中的徐州人的防御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3区域(district):
户部山的分区,可以从第五立面上所形成的肌理来认知(如图3)。1区代表大块的空地,以戏马台为主。2区代表官宦世家,院落尺度较大。如翰林府、状元府等。3区代表市井小民的院落。诸如苏家院、魏家院等。
从城市空间方面,伊利尔·沙里宁(E.Sarrian)在所著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死亡》中提出“城镇设计应当一开始就按三维空间的要求进行考虑”使城市设计理念从单纯的景观设计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形态观念的高度。
虽然户部山古聚落的形成和规划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标高上的分区遵循着严整的规律。内圈(山顶)以戏马台为中心,供奉象征皇权的霸王项羽。中圈(山坡)以圆形的环山路相隔,分布着其乐融融的居住区。外圈(山脚)则布满商铺和作坊。户部山的地形和上述阶层金字塔完全契合(如图),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图4)。
3.4地标(landmark)
地标一:位于户部山山顶的戏马台遗迹不仅是地标,也是徐州建城数千年来,最为当地人引以自豪的古迹之一。
地标二:崔翰林府前院东南角伫立着一座十余米高的更楼(如图5),它不仅用定时发出的声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时间尺度上的参照,也为居民在空间定位上提供了参照。作为户部山最高的一座构筑物,更楼在整个聚落的立面效果上起到统帅作用。因为不仅只有崔家才有财力修建,而且崔家是居民中官位最高、人丁最旺的一家,只有崔家才有资格修建更楼。
地标三:户部山特有的建筑“鸳鸯楼”(如图6)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巧妙的布局,为当地人所称道。由于户部山寸土寸金,不可按平地来布置房屋,只能因山造景,因地制宜,利用山坡高差,采用阶梯式的竖向布置,使各房屋相互依借。鸳鸯楼正是如此,它上下压叠,内无楼梯,楼上楼下,朝向相反。
关键词:户部山; 古民居; 城市意象; 漕运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City Image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ancient folk houses of the Hu Bu Hill in the city of Xuzhou,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hill near the Old Yellow River Course. Those urban geographic features were answered by integrated context study. By arranging and combining a variety of elements in the memory of local residents, the paper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image of Hu Bu Hill ancient folk houses, and presents the clues for the rebuilding project.
Keywords:ancient folk houses; city image; grain transported to the capital by water
1引言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为了分析这个特定的古城区,本文引入“城市意象”(City Image)理论,并运用其原理展开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教授(Prof. 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主要是指通过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心理印象,来评价城市的客观形象。他提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城市或城区可以分成五个元素: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地标。各个元素之间的意象表达是可以变换和传递的,一个城市设施可以具有多重意象元素。研究城市意象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并分析城市的心理地图。
2徐州户部山古聚落的渊源
濒临黄河故道的徐州古城,在历史上多次受黄河水患侵袭,造成了著名的“叠城”现象。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大水三年未退。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徐州城经过重建才恢复旧观。因此所谓徐州古民居,主要指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据考证,清同治时期,徐州城的范围大致是:北至黄楼,南至道平路,西至燕子楼,东至黄河故道①。徐州城民国初期尚维持原状,建国初期也改变不多,只是近20年变化最大。
黄河让徐州城饱受摧残,但同时也促成了兴盛的漕运。天启年间毁灭性的大水之后,正是徐州在漕运路线上的关键性地位,才使得当地百姓和官员没有放弃这座城市,并坚定了与洪水做斗争的信念。水患之际,户部分司署移至城南的南山(戏马台)上办公,此山遂得名户部山。
户部山地势较高,可抵御洪水;其位置靠近奎河上的漕运码头,商业位置绝佳。洪灾期间大量的官署迁徙于此,逐步确立了徐州乃至苏北新的政治中心。从此富裕的市民们争相在此购地,添置产业,达官显贵们在此修建宅邸、书院、会馆、庙宇、道观。户部山顿时成了一块寸土寸金,炙手可热的土地。“穷南关,富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由这一流传至今的徐州俗语可见一斑。正是这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户部山开始了长达近400年的繁荣。
3解读户部山古聚落的城市意象
3.1道路(path)
3.1.1道路布局
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上看户部山的街巷系统,如果把黑色的构筑物作为图,那么道路就可以视为白色的底。整个构图形成的“环 放射”的骨架支撑起居民们粗略的“公众意象”②(如图1、图2)。
户部山因漕运而生,因贸易而兴,所以沿街户型多为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由于中国古代日常用品除了官粮、官盐由官府统一销售之外,布料、酱油、茶叶等商铺均为私人经营,所以明清时期的户部山既汇集了官方漕运和民间贸易,又促进了萌发的手工业。
有趣的是,拿户部山和同一时期营造的北京城相比,尽管它们尺度上差异巨大,但在构图和路网组织上有相似之处;而其不同之处,户部山受山丘地形影响,形成的环近似于圆。总体格局符合《管子·乘马》中关于“自然型”城市的经营模式。而北京城位于平原,又深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③中关于“理想都城”规划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环近似于方。由此可推测,其一,环 放射形的路网系统在中国古代有着较高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其二,中国古代,内陆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的城市有着较为相似的心理地图。
3.1.2街巷尺度
在1998年大规模改造前,户部山的内部街巷系统非常局促,环状主干道的宽度不足2m,放射状小巷仅1m左右。经测绘,老盐店北部一带的道路最窄处,仅可供一个人通行。从现代规划理论来看,这是极不合理的道路尺度,而它恰恰是户部山当年聚集人气的魅力所在。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施行里坊制度,即城市被规划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坊四周设墙,内部由四通发达的窄巷连接,坊墙外才设街道。里坊制度虽然因为日益繁荣的小手工业经济在唐宋时期逐步瓦解,但是对后世的中国民居有深远的影响。
其二,明清时期户部山商铺的作坊不大,生产、销售周期也很短,这就意味着贮藏、运输规模都比较小。由室内贮藏和人力运输即可实现,街巷自然不需太宽。
其三,马车如法进入小巷,虽然交通效率降低了,但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由于尺度过于狭窄,巷子反而从线性空间转变为带状空间,提供给居民以驻足,聊天,甚至下棋、吃饭的场所。
3.2 边界(edge)
‘“边界’是种线形要素,它们通常是两地区的边界,相互侧面的参照作用。”④
3.2.1伦理界定功能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在两千年前就找到了应对拥挤的机制,那就是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建立的高密度行为准则。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种人在自己的言行规则上各行其是。作为补充,道家则留以人心灵上的桃花源。无论得失,贫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一个自得其乐的心境。
户部山的居民既有翰林、状元,也有农工商等小户人家。在院墙之内遵循的是主从、尊卑的规则;院墙之间的街道则洋溢着自由自在的气息,流行的也是世俗的生活。
如果把户部山的文化氛围分成出世和入世,那么墙就充当了渗透儒道互补的文化边界;如果把户部山比做一个巨大的容器,那么墙就是街道和院落两个子容器的实体边界。
3.2.2区域围护功能 从构造角度,户部山民居的墙体做法多用“里生外熟”,即模数为58x125x260mm青砖内外两皮。中间形成的腔体内填充土坯与废砖,墙厚可达500mm。据古建修复专家孙统义先生介绍,此做法仅见于徐州一带,所砌筑的墙体热工性好,利于防潮,且结构稳定。而这种貌似出于抵御风寒而设的厚重外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和建城2500年来挣扎在争战之中的徐州人的防御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3区域(district):
户部山的分区,可以从第五立面上所形成的肌理来认知(如图3)。1区代表大块的空地,以戏马台为主。2区代表官宦世家,院落尺度较大。如翰林府、状元府等。3区代表市井小民的院落。诸如苏家院、魏家院等。
从城市空间方面,伊利尔·沙里宁(E.Sarrian)在所著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死亡》中提出“城镇设计应当一开始就按三维空间的要求进行考虑”使城市设计理念从单纯的景观设计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形态观念的高度。
虽然户部山古聚落的形成和规划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标高上的分区遵循着严整的规律。内圈(山顶)以戏马台为中心,供奉象征皇权的霸王项羽。中圈(山坡)以圆形的环山路相隔,分布着其乐融融的居住区。外圈(山脚)则布满商铺和作坊。户部山的地形和上述阶层金字塔完全契合(如图),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图4)。
3.4地标(landmark)
地标一:位于户部山山顶的戏马台遗迹不仅是地标,也是徐州建城数千年来,最为当地人引以自豪的古迹之一。
地标二:崔翰林府前院东南角伫立着一座十余米高的更楼(如图5),它不仅用定时发出的声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时间尺度上的参照,也为居民在空间定位上提供了参照。作为户部山最高的一座构筑物,更楼在整个聚落的立面效果上起到统帅作用。因为不仅只有崔家才有财力修建,而且崔家是居民中官位最高、人丁最旺的一家,只有崔家才有资格修建更楼。
地标三:户部山特有的建筑“鸳鸯楼”(如图6)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巧妙的布局,为当地人所称道。由于户部山寸土寸金,不可按平地来布置房屋,只能因山造景,因地制宜,利用山坡高差,采用阶梯式的竖向布置,使各房屋相互依借。鸳鸯楼正是如此,它上下压叠,内无楼梯,楼上楼下,朝向相反。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8/1398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