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梨树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栏目最新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网站最新
摘要:结合梨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情况,阐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目的意义及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梨树灌区 工程建设 管理
0 引言
梨树灌区是吉林省大型灌区之一,建于20世纪40-50年代,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1999年按照水利部关于编制全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通知要求,灌区管理局委托四平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四平市梨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并上报水利部。2001年11月22日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的批复》予以批复。设计灌溉面积30.1万亩。
1 工程概况
1.1 渠首工程 梨树灌区以二龙山水库(大一型)为主要水源,由水库下游东辽河干流上的拦河坝(高2.5m、长103m)、冲沙闸(5×2.5×2.5m)及进水闸(15×2.5×1.8m)组成。设计引水能力40.66m3/s。
1.2 渠系及其骨干建筑物工程 灌区现有引水总干渠1条,长17.63km,干渠13条,长131.40km,支渠85条,长217.45km。现有各类渠系建筑物464座,其中引水渠系建筑物279座。其中完好的有60座,需改建219座。有排水干渠9条,长162.60km,排水支渠46条,长155.30km,排水干支沟以上桥、涵、闸等排水建筑物185座,其中完好的101座,需改建84座。
2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 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保证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水大户,灌区又是农业用水中的大户,很多灌区工程不配套,北方灌区渠道防渗工程及技术滞后,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的普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工业与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农业着手,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才能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才能实现节水灌溉。
2.2 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大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粮食需求逐年增加。大力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注重发挥工程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3 是改良土壤、保护水环境的需要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节水灌溉,防止渗漏和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提供更多的生态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4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同时改革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促进灌区的良性运行,是21世纪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国家提出关于“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重要指示,决定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3.1 引水渠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引水渠系工程存在淤积、冲刷、脱坡、渗漏等问题。渠道变形、淤积、风淤严重,渠底呈蛇曲状,严重处出现渠中砂洲,需要年年清淤;有的渠段外围坡水直接汇入渠道。有的渠道由于坡度过陡流速过大,造成严重冲刷,或因冻胀脱坡,堆积渠底。还有70%以上的渠道渠底位于细砂、中砂层上,而地下水位低于渠道水位,因而渠道渗漏比较严重。
3.2 排水渠系存在的问题 排水干沟由于坡度较陡产生冲刷变形,因缺少控制性工程,致使运行条件改变,涝区工程修建后排水流量汇入加大了排水干沟过水流量,造成上游拉深、下游摆动、沟道不稳定、冲刷两岸土地。排水支沟普遍存在上游淤积,下游靠近干沟处拉深,上淤下冲,田间排水沟过浅,排水不畅。
3.3 建筑物工程存在的问题 灌区规划需要布置各类引水建筑物446座、排水建筑物210座,目前引水建筑物仅有279座、排水建筑物185座,现有工程配套率仅达到70.7%。部分干支渠缺少控制性建筑物,子、斗渠多数没有建筑物,依靠扒口引水。现有工程完好率仅有34.7%。大部分工程建成时间久远,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年久失修,带病运行。
3.4 管理手段落后 缺少配套量、配水设施,做不到精确量测水及按方收费。建议国家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量测水自动化及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解决灌溉水跑、冒、滴、漏现象。
4 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4.1 水费计收不合理 一是长期以来,灌区的水费实际上是年终将灌区总用水量,平均分摊到灌溉面积上,按亩计收,用水户用水多少都是一个价,导致用水户节水意识差,用水浪费严重。二是水价严重偏低。梨树灌区水价受行政干预较大,长期价格较低,只有0.056元/m3。过低的水价水平不利于节约用水,再加上用水户节水意识及灌区工程建设及管理原因,水浪费严重,所收水费难以维持管理单位的正常运行。三是水费收取困难。
4.2 建议措施
4.2.1 加快水价改革 一是大力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二是推广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步制”水价;三是因地制宜实行丰枯季节水价或季节浮动水价;四是推行“终端水价”制,取消中间环节,直接收费到户;五是通过推广用水户参与、推行田间工程承包等管理体制改革,减少中间加价和不合理收费;六是通过严格定员、定岗、定编和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约束和降低供水成本。
4.2.2 做好收取水费的宣传、改革工作 使用水户认识到水是商品,是不可以无价或低价使用的商品,成为自愿缴纳水费的守法公民。
进行水价改革的同时还要做好水费计收机制改革。水费计收关系农民利益,关系灌区发展,关系政府形象和党的威信。因此,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深化和加快水费计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全国水费计收的方式,一般有委托县市财政(或经营)代收、灌区对乡镇、对村组、对农户、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以最后一种形式为最好。
深化和加快水费计收机制改革,一方面要在软件上做文章,大力推广“计量到斗口、价格到田头、统一票据、明码标价、开票到户”的“一票收费”制,以及“配水到户、量水到户、收费开票到户、建帐到户”的“供水到户”方式等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用水户协会,开展田间工程管理改革等,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切实做到“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抓紧建立健全供水量水测水设施设备,逐步实现按方计量、按合同计收水费。
通过水费改革,尽快将农业灌溉用水按成本计收,同时要建立高效的水费计收模式,保证水费是收率达98%以上,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改造,使灌区管理走上良性运行轨道。
5 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统一管理、管养分离、专管与群管相结合。要建立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体制,就水管单位而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协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自主经营的服务型实体,是水管单位和用水户之间的桥梁,它和水管单位是水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灌区要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水费、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除了节约水资源,以水利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之外,主要目的就是使灌区走上良性运行轨道。但是,对于老灌区而言,灌溉水价短期内还难以按成本计收。因此,灌区越节水,水费收入就越少,水管单位的运行就越困难,依靠财政补贴的程度就越重,这就是水管单位的节水矛盾。这个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区节水灌溉推广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灌区表现明显,灌区往往是节水项目的实施者和工程的管理者,解决好这一矛盾,才能使灌区和用水户真正自觉地进行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梨树灌区 工程建设 管理
0 引言
梨树灌区是吉林省大型灌区之一,建于20世纪40-50年代,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1999年按照水利部关于编制全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通知要求,灌区管理局委托四平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四平市梨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并上报水利部。2001年11月22日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的批复》予以批复。设计灌溉面积30.1万亩。
1 工程概况
1.1 渠首工程 梨树灌区以二龙山水库(大一型)为主要水源,由水库下游东辽河干流上的拦河坝(高2.5m、长103m)、冲沙闸(5×2.5×2.5m)及进水闸(15×2.5×1.8m)组成。设计引水能力40.66m3/s。
1.2 渠系及其骨干建筑物工程 灌区现有引水总干渠1条,长17.63km,干渠13条,长131.40km,支渠85条,长217.45km。现有各类渠系建筑物464座,其中引水渠系建筑物279座。其中完好的有60座,需改建219座。有排水干渠9条,长162.60km,排水支渠46条,长155.30km,排水干支沟以上桥、涵、闸等排水建筑物185座,其中完好的101座,需改建84座。
2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 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保证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水大户,灌区又是农业用水中的大户,很多灌区工程不配套,北方灌区渠道防渗工程及技术滞后,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的普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工业与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农业着手,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才能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才能实现节水灌溉。
2.2 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大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粮食需求逐年增加。大力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注重发挥工程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3 是改良土壤、保护水环境的需要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节水灌溉,防止渗漏和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提供更多的生态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4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同时改革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促进灌区的良性运行,是21世纪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国家提出关于“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重要指示,决定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3.1 引水渠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引水渠系工程存在淤积、冲刷、脱坡、渗漏等问题。渠道变形、淤积、风淤严重,渠底呈蛇曲状,严重处出现渠中砂洲,需要年年清淤;有的渠段外围坡水直接汇入渠道。有的渠道由于坡度过陡流速过大,造成严重冲刷,或因冻胀脱坡,堆积渠底。还有70%以上的渠道渠底位于细砂、中砂层上,而地下水位低于渠道水位,因而渠道渗漏比较严重。
3.2 排水渠系存在的问题 排水干沟由于坡度较陡产生冲刷变形,因缺少控制性工程,致使运行条件改变,涝区工程修建后排水流量汇入加大了排水干沟过水流量,造成上游拉深、下游摆动、沟道不稳定、冲刷两岸土地。排水支沟普遍存在上游淤积,下游靠近干沟处拉深,上淤下冲,田间排水沟过浅,排水不畅。
3.3 建筑物工程存在的问题 灌区规划需要布置各类引水建筑物446座、排水建筑物210座,目前引水建筑物仅有279座、排水建筑物185座,现有工程配套率仅达到70.7%。部分干支渠缺少控制性建筑物,子、斗渠多数没有建筑物,依靠扒口引水。现有工程完好率仅有34.7%。大部分工程建成时间久远,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年久失修,带病运行。
3.4 管理手段落后 缺少配套量、配水设施,做不到精确量测水及按方收费。建议国家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量测水自动化及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解决灌溉水跑、冒、滴、漏现象。
4 灌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4.1 水费计收不合理 一是长期以来,灌区的水费实际上是年终将灌区总用水量,平均分摊到灌溉面积上,按亩计收,用水户用水多少都是一个价,导致用水户节水意识差,用水浪费严重。二是水价严重偏低。梨树灌区水价受行政干预较大,长期价格较低,只有0.056元/m3。过低的水价水平不利于节约用水,再加上用水户节水意识及灌区工程建设及管理原因,水浪费严重,所收水费难以维持管理单位的正常运行。三是水费收取困难。
4.2 建议措施
4.2.1 加快水价改革 一是大力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二是推广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步制”水价;三是因地制宜实行丰枯季节水价或季节浮动水价;四是推行“终端水价”制,取消中间环节,直接收费到户;五是通过推广用水户参与、推行田间工程承包等管理体制改革,减少中间加价和不合理收费;六是通过严格定员、定岗、定编和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约束和降低供水成本。
4.2.2 做好收取水费的宣传、改革工作 使用水户认识到水是商品,是不可以无价或低价使用的商品,成为自愿缴纳水费的守法公民。
进行水价改革的同时还要做好水费计收机制改革。水费计收关系农民利益,关系灌区发展,关系政府形象和党的威信。因此,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深化和加快水费计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全国水费计收的方式,一般有委托县市财政(或经营)代收、灌区对乡镇、对村组、对农户、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以最后一种形式为最好。
深化和加快水费计收机制改革,一方面要在软件上做文章,大力推广“计量到斗口、价格到田头、统一票据、明码标价、开票到户”的“一票收费”制,以及“配水到户、量水到户、收费开票到户、建帐到户”的“供水到户”方式等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用水户协会,开展田间工程管理改革等,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切实做到“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抓紧建立健全供水量水测水设施设备,逐步实现按方计量、按合同计收水费。
通过水费改革,尽快将农业灌溉用水按成本计收,同时要建立高效的水费计收模式,保证水费是收率达98%以上,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改造,使灌区管理走上良性运行轨道。
5 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统一管理、管养分离、专管与群管相结合。要建立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体制,就水管单位而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协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自主经营的服务型实体,是水管单位和用水户之间的桥梁,它和水管单位是水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灌区要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水费、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除了节约水资源,以水利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之外,主要目的就是使灌区走上良性运行轨道。但是,对于老灌区而言,灌溉水价短期内还难以按成本计收。因此,灌区越节水,水费收入就越少,水管单位的运行就越困难,依靠财政补贴的程度就越重,这就是水管单位的节水矛盾。这个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区节水灌溉推广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灌区表现明显,灌区往往是节水项目的实施者和工程的管理者,解决好这一矛盾,才能使灌区和用水户真正自觉地进行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6/1338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