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浅析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与急救措施

收录时间:2008-07-12 16:03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触电事故在消防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一方面,触电会造成死亡,对我消防官兵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会影响灭火战术的运用和展开,妨碍灭火救援行动的进行。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就灭火救援过程中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急救措施做个粗浅的介绍。

延伸阅读:事故 急救 救援 法云 灭火

    触电事故在消防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一方面,触电会造成死亡,对我消防官兵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会影响灭火战术的运用和展开,妨碍灭火救援行动的进行。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就灭火救援过程中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急救措施做个粗浅的介绍。(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 触电对人体的影响

    总所周知,人体与大地一样,都是导体,能够导电。如果人体碰到带电物体时,在一定电压下,电流就可能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通路,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人就会发生触电。即使在较低的电压下如果通电时间较长,也会对人体产生生理影响。当人体遭受电击时,如有电流作用于胸肌,将使胸肌发生痉挛,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电流越大,这种感觉就越明显。触电最致命、最危险的原因就是会引起心室颤动(心室纤维性颤动)。当人体遭受电击时,如果有电流通过心脏,可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室颤动;如果没有电流通过心脏,也可能经中枢神经系统反射作用于心肌,引起心室颤动。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且没有规则时,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大脑和全身迅速缺氧。心脏发生心室颤动持续时间不长,如不能及时抢救,心脏将很快停止跳动,导致死亡。还有种情况叫电休克,它是肌体受到电流的强烈刺激,发生强烈的神经系统反射,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致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以延续数十分钟到数天。最后,可能是得到有效的治疗而痊愈,也可能是由于重要生命机能的完全丧失而死亡。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横向通过人体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人截瘫。

    二、发生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有三种:

    (1)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不知道什么物体带电,什么物体会导电,人体接触物体后导致触电。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50伏,特别潮湿地方规定安全电压是12伏。而目前一般民用电电压为220伏,动力用电电压为380伏,都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万一触电都会有危险。至于更高电压就更危险了。所以千万不可用手去触碰带电体,也不能用手拿可导电的物体去碰带电体。

    (2)用电设备安装不合格。使用老化破损的旧电线,把多股裸绞线拆开使用,把电力线架得很低,或者把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用线或电视天线架设在一根电杆上。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

    (3)用电设备没有及时检查修理。用电设备使用时间久了绝缘就会老化损坏而发生漏电。如开关、灯头的外壳破裂、电线破皮、电动机漏电等若不及时修理或更换都容易发生触电。

    三、触电的急救

    发生触电后,当务之急就是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拖拉触电者,因为人体可以导电,救护人用手去拉,不但救不了人,连自已也会一起触电。正确做法是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打开保险盒,拉掉总电闸。在野外无法找到电闸时,可用于燥的绝缘木棒、竹竿挑开电线。如果人在高处触电,底下还应做好保护及防跌伤的救护。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仅是紧急护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迅速检查其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呼吸、心跳停止了,心须就地进行抢救,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作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与此同时,应立即叫救护车,请医生抢救,或在不中断上述有效抢救的前提下,送往医院。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7/1136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锅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筑物垮塌事故救援行动简析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道路交通事故被困人员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谈智能型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装置

通信枢纽楼消防系统设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消防工程如何提高施工质量

浅论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