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栏目最新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网站最新
一、质量的概念
1、质量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还包括工作的质量。
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作用。
二、工程质量的含义
工程项目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特性包括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的适宜性等。
三、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建设符合规范、标准的建筑产品,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2.质量管理的有着重要意义。
a.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b.从小的方面讲,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
c.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危,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四、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五、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体系是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按照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建立系列质量标准体系。
(一)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话质量管理职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体系的要素:①施工准备质量;②材料采购质量;③施工过程控制;④工序质量控制;⑤不合格的控制和纠正;⑥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⑦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证;⑧回访与保修。
企业通过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目前适应施工企业的多为“直线式”组织和专业线管理,为质量监督部与专业质量人员二级管理模式。
(二)质量技术文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以及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管理标准有: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规定、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三)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具体步骤。
1.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文件:合同条件、法规条件、现场条件。
b.履行施工承包合同的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和其分解目标。
c.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d.为确保工程质量的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
e.材料设备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f.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
2.施工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其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3.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要根据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的特点。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处理、工程测量设备采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防水;而多层住宅可列出:外墙裂缝、屋面防水、厨卫防水、砼楼面板裂缝、变形缝。
4.对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动态管理,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间的推移,进行控制点范围的调整和更新,始终保持重点跟踪的控制状态。
六、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施工方作为质量自控主体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加以控制。
(一)要因控制
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所以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必须从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五大要素着手:
1.加强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培养人的质量能力。加强对项目的作业者、管理者的质量培训和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2.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的质量,做好检验试验工作。
3.加强施工工具、模具、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从劳动手段上确保项目施工的良好状态。
4.加强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技术措施的水平。
5.搞好现场施工环境:作好降水排水、气象、照明、通风、安全等工作,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人,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进行质量目标分解、交底,认真审批质量计划。
2.质量岗位责任
a.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进行质量交底、岗位监督检查、工序交接检查。
b.施工员:落实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岗位交底、工序交接。
c.材料员:材料性能检验测试指标与设计标准相符合,进场程序与文件资料齐全。
d.预算员:做好质量成本测算核算、分析及核算。
e.资料员:质量保证资料、技术相关资料整理真实、齐全、有效。
3.质量交底制度: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作业技术要领、施工依据、工序关系、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它包括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各作业班组交底。
4.“三检”制度:坚持工序自检、互检和专检,有利于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质量成本。
(三)过程控制
1.三阶段控制
三阶段控制分为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它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a.事前控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不能“以包代管”,坚持对分包方的资质、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应做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制定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择优录用劳务队伍,合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b.事中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全面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和管理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行为约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水平,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
c.事后控制:是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2.三全控制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
a.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对施工方而言,是通过作业质量保证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达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b.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对施工方而言,主要过程有: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与保修过程。
c.全员参与:使质量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计划实施的活动中去。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PDCA循环原理
“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 →处置(Action)”的循环原理是包含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是管理实践的基本理论方法。
A.“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备、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等具体内容和做法。
b.“实施”是对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展开项目作业技术活动。使管理者和作业者明确要求,掌握标准,规范行为,步调一致地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1、质量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还包括工作的质量。
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作用。
二、工程质量的含义
工程项目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特性包括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的适宜性等。
三、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建设符合规范、标准的建筑产品,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2.质量管理的有着重要意义。
a.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
b.从小的方面讲,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
c.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财产的安危,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四、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五、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体系是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按照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建立系列质量标准体系。
(一)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的功能,就是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话质量管理职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体系的要素:①施工准备质量;②材料采购质量;③施工过程控制;④工序质量控制;⑤不合格的控制和纠正;⑥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⑦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证;⑧回访与保修。
企业通过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目前适应施工企业的多为“直线式”组织和专业线管理,为质量监督部与专业质量人员二级管理模式。
(二)质量技术文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以及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管理标准有:GB/T19000(等同是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规定、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三)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具体步骤。
1.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文件:合同条件、法规条件、现场条件。
b.履行施工承包合同的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和其分解目标。
c.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d.为确保工程质量的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
e.材料设备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f.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
2.施工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其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
3.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要根据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的特点。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处理、工程测量设备采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防水;而多层住宅可列出:外墙裂缝、屋面防水、厨卫防水、砼楼面板裂缝、变形缝。
4.对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动态管理,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间的推移,进行控制点范围的调整和更新,始终保持重点跟踪的控制状态。
六、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施工方作为质量自控主体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加以控制。
(一)要因控制
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所以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必须从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五大要素着手:
1.加强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培养人的质量能力。加强对项目的作业者、管理者的质量培训和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2.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的质量,做好检验试验工作。
3.加强施工工具、模具、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从劳动手段上确保项目施工的良好状态。
4.加强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技术措施的水平。
5.搞好现场施工环境:作好降水排水、气象、照明、通风、安全等工作,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人,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进行质量目标分解、交底,认真审批质量计划。
2.质量岗位责任
a.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进行质量交底、岗位监督检查、工序交接检查。
b.施工员:落实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岗位交底、工序交接。
c.材料员:材料性能检验测试指标与设计标准相符合,进场程序与文件资料齐全。
d.预算员:做好质量成本测算核算、分析及核算。
e.资料员:质量保证资料、技术相关资料整理真实、齐全、有效。
3.质量交底制度: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作业技术要领、施工依据、工序关系、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它包括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各作业班组交底。
4.“三检”制度:坚持工序自检、互检和专检,有利于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质量成本。
(三)过程控制
1.三阶段控制
三阶段控制分为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它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a.事前控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不能“以包代管”,坚持对分包方的资质、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应做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制定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择优录用劳务队伍,合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b.事中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全面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和管理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行为约束,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水平,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
c.事后控制:是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2.三全控制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
a.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对施工方而言,是通过作业质量保证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达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b.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对施工方而言,主要过程有: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与保修过程。
c.全员参与:使质量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计划实施的活动中去。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PDCA循环原理
“计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 →处置(Action)”的循环原理是包含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是管理实践的基本理论方法。
A.“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备、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等具体内容和做法。
b.“实施”是对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展开项目作业技术活动。使管理者和作业者明确要求,掌握标准,规范行为,步调一致地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4/1121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