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程测量控制及放样措施
- 改进的隧道监测系统(TMS)在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我国岩土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新使命及其实现问题
-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 RTK-GPS在广州新电视塔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既有建筑物加固修缮勘察与地基基础加固方案选择
- 现场测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特性的问题分析
- 文物保护建筑勘察特点及工程实例分析
- 旁侧荷载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从工程实例分析谈顺层岩质边坡的勘察与参数选取
内容提示:本工程中——码头排架间距7.0米,浮码头固定栈桥为20米和16米跨长预应力空心大板,其基桩均为嵌岩灌注桩。撑杆墩、系缆墩为现浇墩台,基桩为预应力方桩。
**码头工程测量控制及放样措施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码头排架间距7.0米,浮码头固定栈桥为20米和16米跨长预应力空心大板,其基桩均为嵌岩灌注桩。撑杆墩、系缆墩为现浇墩台,基桩为预应力方桩。(参考《建筑中文网》)
2、现有资料:
施工图纸一套,业主测量控制点传真件一份。
2.1业主控制点复测情况:在接到业主测量控制点传真件后,经监理交桩我们马上对平面控制点J1、J2、J3三点进行了复测。
2.2码头起始控制依据:经与监理及业主等单位协商,**码头工程采用J2点作为测量控制起算点,以J2至J3的方位作为起算方位,以J2至J1的方位为校核方位,进行该工程的控制点加密及施工放样。
3、平面控制点加密:
为了轴线控制及施工放样方便,在码头附近按支导线法加密了K1、K2、K3三点。
4、高程控制:
业主的传真件要求以T8为高程起测点,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T8离码头位置较远,经与监理、业主、设计协商,决定以距码头较近的BM点H=4.628m(黄海高程)经校核后作为码头高程起测点。
5、轴线测设:
6、施工放样:
该工程测量放样的关键是灌注桩钻孔定位测量,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决定用一台全站仪定位,一台经纬仪在另一测站校核具体见灌注桩钻孔定位测量,测设按二级导线要求进行。
7、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及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取得似类工程变形观测经验的有效举措措,该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施工变形监测。重点针对灌注桩、预应力方桩的稳定性进行监测。
变形观测的工作基点埋设方法及观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点与位移观测点必须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埋设位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埋设方法及观测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进行。
在变形观测系统建立初期,连续观测两次或数次,取连续观测有效值的均值作为观测的首次基准值。埋设的观测点稳固后,立即进行第一次观测。施工期间,每增加一次荷载就观测一次,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观测周期。
所有观测资料均认真检查,并及时整理,合理分析。判断观测成果是否符合正常变化规律;如果发现异常观测值和异常变化,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监理、设计等。
8、竣工测量及资料管理
竣工后及时完成竣工地形图的测量,测量资料从工程开工开始积累。包括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接资料、控制点复核资料、加密资料、施工放样定位资料、沉降、位移观测资料、砼浇筑形体检查单、监理设计要求提供的资料等。需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备案的测量资料及时报批。除监理工程师有特殊要求的所有测量资料均应按照质保体系中相应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9、设备配置、人员组织:
根据该工程规模较小,建(构)筑物相对集中,相互关系较为简单的具体情况,仪器配置如下:全站仪一台、J2经纬仪一台、S3水准仪一台及其他所需的附属工具。
8、施工过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计划:
8.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满足本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
8.2所有的控制、放样均应有原始记录,记录本不得涂改,不得任意撕毁。
8.3放样必须有定位记录,技术复核记录。
8.4轴线、桩位等重要部位的定位记录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8.5定期对轴线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
8.6测量人员持《测绘工作证》上岗;测量仪器均有检定证书,并定期自检及送检。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1/933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