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理模式探索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内容提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沿黄各省市土地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尽管从2002年开始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数字水调”在引黄供水中被逐步应用,引黄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供水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供水管理模式是节水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沿黄各省市土地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尽管从2002年开始统一调度黄河水资源,“数字水调”在引黄供水中被逐步应用,引黄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供水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供水管理模式是节水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效益的关键。(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掌握灌区基本情况,合理分配水资源
作为供水管理单位,要想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分配”,充分发挥黄河水的灌溉效益,详细掌握灌区情况是关键。只有搞好灌区调查,建立灌区档案,才能有效分析灌区用水量的多少,科学分配用水指标、制定用水计划,杜绝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发生。掌握灌区气象信息也是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春灌高峰来临的时候,沿黄各地用水量增加,引水口门调整频繁,若这时候遇上大雨天气,引水流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合理调整,丰蓄枯用,有序引水,才能做到用好每滴水、灌溉万亩田。
二、加快实行“两水分供”的步伐
切实把工农业用水分开,按实际用途界定用水性质,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深入调查工业、水库需水情况,对非农业用水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是实行“两水分供”的基础。实行“两水分供”,让仅有的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其效益,既需要用水部门的配合,又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供水管理单位要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水库蓄水情况进行检查,积极与用水单位协调,尽量错开农业灌溉期,打好时间差向水库蓄水,保证“两水分供”新模式能够顺利进行。
三、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供水管理单位是新成立的机构,相关措施和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各级供水单位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德州供水分局建立后,随着体制的变化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如报水制度、供水管理责任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供水管理办法以及水费征收办法等,使供水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随着黄河下游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引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随之出台了远程监控管理办法。因此,只有健全约束机制,不断完善与更新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促进供水经营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加强对供水管理队伍的培训
随着黄河下游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测流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的安装,各引黄涵闸逐步实现了“数字水调、科技调水”。就目前涵闸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而言,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供水管理的需要。因此,尽快培养出一批业务素质高、创新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供水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供水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
五、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水费足额计收
供水管理单位要把水费计收工作当作供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优费优水,先费先水,欠费减水,拒费停水”的配水原则,认真学习《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水利工程供水实行计量收费,并按国家规定水价计算水费,坚持规范运作,提高收费效率。在收费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规范化程序办事。这样既能促进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又能扭转水费计收工作难度大的被动局面,确保全年水费足额征收。
新的供水管理模式只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才能在发展中走向成熟。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9/809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