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内容提示:“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这是描述古都自然景观的一句名言。自然环境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界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都在追求健康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而面对全球工业化高度甚至畸形的发展,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恶化,一些通古博今、卓有远识的哲人纷纷就此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高见。他们深刻认识到自然与人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势不两立,只会两败俱伤;和睦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这是描述古都自然景观的一句名言。自然环境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界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都在追求健康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而面对全球工业化高度甚至畸形的发展,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恶化,一些通古博今、卓有远识的哲人纷纷就此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高见。他们深刻认识到:自然与人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势不两立,只会两败俱伤;和睦协调,才能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双赢。世界各国在巴西一致通过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明确的向世人宣告:“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同时,20世纪也是人类生活环境受破坏最大的一个世纪。(参考《建筑中文网》)
最先提出人类居住环境现代理论的是希腊科学家萨蒂斯,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首创“人类聚居学”的理论。但由于此时正处于二战刚结束时期,所以没有认识和重视这一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968年,美国学者马奇在《亚洲研究》上,发表了《中国风水的运用》一文,当时也没引起回响。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才意识到这一个问题,并迅速形成一股思潮。如美国学者杜、尹弘基出版了《风水——地理位置选择和布局的艺术》等专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英国《泰晤士报》等报刊加以广泛报道。联合国也先后多次召开了有关“人居”发展研究的各类会议。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引入了这一概念,并将其改定命名为“人居环境学”。中国的大连、珠海、杭州等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但是我国2002年新版的辞海中,“风水”一条却还是那样解释:风水,亦称“堪舆”,中国的一种迷信。显然这种释义是片面的、缺乏历史发展观的。我们不是把“风水”和“人居”完全等同起来,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风水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人居”环境的选择与改造,这是历史、科学、公正的学术研究态度。
中国古人崇尚人居的天人合一。如宋代大学者苏轼在《司马君实独乐园》一诗中感叹到:“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田,花竹秀而野。”好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独乐园”。在当前,此类生态、此类环境、此类人居是很难寻觅的,尤其在城市中,更是一种奢望。
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一文中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特别注重山水的“形”与“意”的结合。因此,中国在21世纪应该建“山水城市”。清华大学著名学者吴良镛院士在《山水城市与中国——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一文中也指出:“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的理论有关。”他又说:“山的水而活,水的山而壮。”因此,城市得山水而灵。
人类是宇宙大自然中的极小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宇宙大自然中,必然要受环境的自然生态和自身的创造物,譬如各类建筑物的极大影响。人类的生命过程也不断与外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身的创造物进行物质能量和各类信息的交换,相互间互为依存、互有作为、密切关联。由于人类是自然界的最高等动物,因此,人类不仅具有身体的物理影响,而且更具有心理的情感影响。拥有一个生态地球,居住一个山水城市,生活在一个内外环境优美的住宅,这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极好的影响和作用,是提高人类质量及繁衍后代兴旺的关键因素。
人类经过千万年的艰苦历程,终于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正是人类向往“天堂”幸福美满生活和居住最佳环境的形象写照;然而,摆在人类面前的危境是: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人为破坏,大自然也因此毫不留情地在报复人类;人类的人为建筑不顾生态环境、不合自然规律、也不符合人类生活的自然要求和属性,胡建乱造的“垃圾”普及全球。这对我们的地球和人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我们应当为人类与自然大声疾呼:人类、生态、环境、建筑,一定要像“五行”一样,只能“相生”,不可“相克”!
事实表明,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能否以生态技术为利器,及时地完善自身的可持续设计体系,不断开发出利于人和自然发展的新设计、新环境,将成为今后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部门设计实力与水平的标志。随着这种节奏的加快,市场与设计竞争将愈演愈烈。
“生态觉醒”的浪潮正逐渐席卷全球,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成为时代的强音。美国著名的未来学专家罗伯特欧尔森在《可持续的未来的选择》一文中指出: “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思想是高于我们时代的未来思想,但它不是乌托邦,它是一种用全新的技术,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观点对未来进行详尽阐述的思想。它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企业管理、财政运作、社会设计、公众政策等方面发挥首创精神,未来将被具有最大精神力量的想象所决定。”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创造性,将推动人类走向更加辉煌的环境艺术时代。
作为一种能够牵动全球诸多问题的整体设计策略和发展战略,“环境艺术设计”无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治本方略。环境艺术设计也不再是狭义的造型设计,而是以创新设计为核心,集生态学、设计学、材料学、心理学、美学和建筑学、人体信息学、地理学、景观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设计。着眼于全方位的人与生态关系的优化,正是环境设计的基点,是迫在眉睫的世界命题。
刘小奇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2/616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