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 工程爆破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实施问题和建议
- BIM技术及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 建筑扬尘污染监控平台中的Kerberos协议改进
- 云计算安全研究参考文献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5):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4):云计算安全技术框架建议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3):云计算安全现状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2):云计算安全挑战
- 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1):云计算发展趋势
- 大型集团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探索
内容提示:城市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信息化”,而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是大量以电子形式存在,能够在网上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共享与利用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这些信息资料,城市信息化就会像没有车辆行驶的公路一样行同虚设。
城市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信息化”,而实现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是大量以电子形式存在,能够在网上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共享与利用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这些信息资料,城市信息化就会像没有车辆行驶的公路一样行同虚设。(参考《建筑中文网》)
因此,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构建一套涉及城市运作与管理各个方面的电子化信息库。一个城市的电子化信息库并不能凭空产生,这些以纸张等物理形式存在的信息不适合在网络上管理、共享与利用。因此,将这些物理形式存储的大量信息资料转化为电子形式,并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与利用是信息化初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这些信息涉及城市运作的各个方面,转化工作的艰巨可以想象,但这是任何一个城市信息化建设不能跨越的阶段。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谁最先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占有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机。
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将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数据通信网“三网合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宽带城域网,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互动传播。其作用就相当于为大量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城市信息提供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信息高速公路”。但是,由于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费时良久,任何一个城市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各种业务管理系统,让那些庞杂的信息有序、高效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这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第三步工作。尽管上述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由于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可投入的资源有限,不可能三头并进,必须在每个阶段有不同侧重点。
城市信息化建设三大误区
城市信息化建设似乎已成为继政府上网工程以后又一个气势磅礴的远景规划,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城市在全国都忙着建网、搞电子商务的热潮之中保持清醒,能理智地根据自身特点科学规划城市信息化建设。事实上,很多城市都盲从于这股“宽带”的诱惑而陷入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重硬轻软”。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三个方面中,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业务管理系统技术是其“硬”的部分,而大规模信息管理的技术建设则是其“软”的部分。
根据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大部分城市应首先集中精力做好大规模信息管理的基础建设,并循序渐进地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种业务管理系统。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国内许多城市不顾自身资源状况,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中盲目追求尽快建立城市宽带网和形形色色的网站而忽视了大规模信息管理的技术建设,致使耗费巨资建设的网络和各种网站因为没有可以运行的信息而成为“裸网”。这是许多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之一。
第二个误区是“贪大求全。”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各个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贪大求全”现象。突出表现为,许多单位将经营管理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建设MIS、ERP、CRM、SCM等系统上,不考虑自身状况,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希望一次就建设起涵盖公司一切经营业务的管理系统,投入巨资购买大量软硬件设施,却忽视了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和利用等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基础工作,导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因信息管理跟不上而行同虚设,造成巨大浪费。
第三个误区是“本末倒置”。这个问题类似于先有路还是先有车的问题,但就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扎扎实实做好信息管理的建设,构建一个完备的电子化信息资源库,较之投入巨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和形形色色的网站却又没有必要的信息在网上运行要实在而富于长远战略意义。
上述误区的存在是对可用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远成效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大部分城市信息化建设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应尽量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建设城市骨干网和各种形式的网站,而应首先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成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基础工作,就是对历史沉积下来的大量以纸张的物理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电子转化,并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构建本区域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基础——大规模电子化信息库。在完成本项工作的同时,还应当根据本区域资金、技术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业务管理系统建设。
孙宵民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2/607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