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桥梁水毁的优势与做法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内容提示: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桥梁水毁问题,必须完善桥梁的生物防治措麓,改善生态,使桥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映。文章总结了生物防治桥梁水毁的经验措施及综合治理办法。
桥梁水毁的生物防治措施具有降低河水流速、拦洪落淤、协调环境与改善生态等优点,并且其防护效果随生物的生长而日益显著;特别是将桥梁的调治与防护工程同生物防治措施完美结合,能使二者的防护功能相互完善、相互融合,收到良好的防护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本地区在防治桥梁水毁方面的实践,本文对生物防治桥梁水毁的经验措施做一探讨。
1生物防护桥梁的优势
1.1固岸截流
在河道两岸营造防水林,能有效遏制河道变迁。
因为树木的枝叶能截流降水,减缓了地表水流汇集,减轻降水对地表的冲刷;树木的枝干能阻滞洪水,降低河水流速,从而减轻洪水对桥梁的冲击作用;树木的根系盘根错节,能深入土体内部发挥“锚固”作用,提高了土体整体强度,从而稳固了河岸,保护了堤岸及桥梁的安全。生物对桥梁的防护效能是工程防护设施所不具有的。
1.2落淤防冲
在宽浅变迁及宽浅游荡河段上建桥,洪水主流摆动对河岸冲此淤彼,易导致河道变迁引发桥梁水毁。
因此,应在桥址河段的凹岸设计石笼丁坝等导流构造物,待丁坝回流区落淤后再栽植树木,用于稳固河岸,防止洪水冲刷加剧。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工程防护的效果,还能有效预防工程防护设施被洪水冲毁。据调查,随着树木郁蔽成荫,丁坝间回流区泥沙淤积不断增厚,丁坝(石笼)在淤积的泥沙及树木的保护下,坝头的局部冲刷减弱,坝身会逐步得到稳固,能有效预防某些桥梁因防护设施屡修屡毁而导致水毁。再者,在河道两岸及其上游流域植树,能有效拦蓄降水、消减洪峰,从而减轻洪水对河床及桥梁墩台的冲刷。
1.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现
由于洪水泛溢,桥位河段往往是冲沟交错、滩石裸露,加之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桥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季节性河流,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而在桥位河段两岸营造防护林,树木的枝叶能吸收有害气体,并借助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从而净化了空气。此外,枝叶繁茂的树木还能遮蔽裸露的滩石,将丁坝、护岸等防护设施掩映于树木之中,使桥梁建筑与河流、树木相融合,形成友好和谐的自然景观,改善了生态环境。再者,桥位河段土壤肥沃且含水量较高,为生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栽植杨柳易成活、生长快,一般8一10 a就能成材,更新树木可获得较高的收益。不仅如此,由于桥梁的工程防护设施具有易老化、防护效果衰减等不足之处,某些桥梁往往因此屡遭水毁,修复这类设施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耗费大量资源(如水泥、砂石等),且后期尚需投入资金进行维修养护。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是对桥梁水毁实施生物防治。因为:①生物防护桥梁投入低,成本一般仅需工程防护设施的20%~30%,且其防护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②生物防治措施与工程防护措施相互配合,既能增强工程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又有效保护丁坝、顺坝、锥坡等调治与防护设施免遭水毁。
综上所述,生物防治桥梁水毁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而且可节约因修复桥梁水毁工程的资金投入与资源消耗,经济效益显著。
2经验做法与效果
2.1桥台的生物防护
在桥头引道附近及锥坡基础外围植树,树木根系稳固了地表土层;其枝干能阻滞洪水,降低洪水流速,有效防止洪水直接冲刷引道路基坡角及锥坡基础。树木的固土防冲与导流作用,能消除或有效防止洪水对桥梁锥坡及桥台造成的水毁威胁。例如:1986年敖汉旗新玉线北扎兰营子桥锥坡被洪水冲毁,桥头引道被冲陷。水毁抢修应急措施是在被毁锥坡基础外围每隔20 cm打入直径15 cm、高200 cm的木桩,形成排桩,而后再于木桩上挂树冠(要求将树冠以8号铁丝系在木桩上)。按上述方法布置的木桩及树冠经历洪水后被淤埋固定下来,有效遏制洪水直接冲刷引道路基与桥台,收到良好的生物防护效果。
2.2桥墩的生物防护与加固
桥墩局部冲刷加剧易导致水毁。因此,应根据河水流速及水深采取不同形式的生物防护措施。①若河水流速较高,可采取抛石挂柳的形式对桥墩进行防护。这样,抛石能阻止洪水淘刷桥墩基础,挂柳(柳枝)则可降低墩身附近的水流流速,有利于减缓冲刷及墩身外围泥沙沉积。②若河水流过较低,可于枯水期在桥墩冲刷严重部位分层填埋(或栽植)亲水性强的树木。这样,桥墩局部冲刷坑内填埋的树枝被洪水淤积后会与泥沙紧密结合,形成加固的土体结构,有利于阻止洪水冲刷。若填埋的树枝成活生长,其防护效果会不断增强。
2.3河湾的生物防治
桥址河段的河岸遭洪水淘刷易形成河湾,河湾引发洪水冲此淤彼,对桥孔通畅泄洪极为不利,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护措施进行治理。①若河水流速较低,可在河湾内填筑丁坝,待坝问落淤稳定再配植树木。这样,随着树木的增长,河湾凹岸淤积逐年增高,并行成稳定的新河岸。②若河水流速较高,河湾凹岸冲刷严重,应先在河湾内布设石笼丁坝、顺坝等导流构造物,将洪水调离河湾区域,待丁坝、顺坝间落淤稳定,再于坝间配植树木,形成生物“柔性坝”,既保护了丁坝、顺坝等防护工程,又能拦洪落淤、固岸防冲,有效遏制河道变迁导致桥梁水毁。
2.4生物护岸
在桥址河道两岸的滩地栽植防水林,形成生物护岸,将洪水平顺导入桥孔,防止洪水淘蚀冲刷河岸,保持了河槽稳定。若挢址河岸局部冲刷严重,应重点在河岸塌部位栽植树木,以生物防护措施替代砌石防护工程,用于调治洪水、稳固河岸。实践证明:在河道两岸栽植杨柳并配植沙棘。形成乔灌结合、高低合理搭配的生物防护体系,既能有效防止河道演变导致桥梁水毁,又保护了环境,改善了生态。近年,敖汉地区结合公路绿化对桥位河段实施生物防护,并在河岸两侧的滩地、桥头引道路段以及锥坡附近栽植了杨柳与沙棘,有效地防护了桥梁,减轻了桥梁水毁灾害。
2.5桥位上游流域的生物治理
结合生物措施对桥址上游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是防治桥梁水毁的根本措施。具体做法:①在河道汇流区的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挖品字形鱼鳞坑,并在坑内植树种草.以拦蓄地表径流,这样能使降雨就地拦蓄、就地下渗。②在桥址上游流域的沟谷内修筑塘坝,并于坝同配植树木,形成降水一拦蓄一下渗一植物蒸腾的水量循环体系。上述措施减少了坡面水流汇集,降低了河道洪峰流量,有效防止桥梁遭受水毁灾害。通过多年的绿化,敖汉地区森林覆盖率已达41.8%,2003年敖汉旗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据测定,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敖汉地区降雨量增加19 mm,空气湿度提高3.2%~11.5%,无霜期延长5 d,流域内的土壤含水量提高3.2%~5.8%。据典型调查,在同等条件下,最大洪峰流量由31.7 m3/a降至6.03m3/s,土壤侵蚀模数每年由10 197 t/km2降至2 200 t/km3。生态环境的改善收到良好防灾减灾效果,过去每逢汛期因洪水泛滥常常冲毁公路桥梁的现象得到遏铡:1998年内蒙古东部盟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洪灾,全区有723座桥梁被洪水冲垮。但是,由于敖汉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加之桥梁的生物防护措施比较完善,其境内管护的9l座桥梁除老虎山桥、各各召桥及山嘴桥三座桥梁的锥坡发生不同程度水毁外,其他桥梁均安全渡汛。
3结语
①桥梁设计不仅要完善桥梁的调治与防护工程,还要提出完备的生物防治措施,使桥梁的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完美结合。
②桥梁施工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在桥址河床内大量取砂挖土、弃土影响泄洪以及对桥址生态环境造成冲击破坏。
③桥梁日常养护应重视完善其生物防护措施,不断提高生物防治桥梁水毁的效能。
④生物防治桥梁水毁是一项系统工程,公路部门应与农牧林水等部门相互配合,搞好河川绿化以及桥位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通过群众性的治河治水,使河川绿起来,形成生物防治桥梁水毁的绿色屏障。相信,待到山川秀美之日,我国的桥梁水毁灾害必将大幅度降低,并最终得到根治。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2/197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