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工程摘桂冠-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昆明管网工艺创新施工纪实
- 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五个控制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和防止措施
- 地下停车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 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预报技术案例分析
- 预制块镶面现浇混凝土隧道洞门施工方法
- 建筑施工模板应用技术简析
内容提示:地处昆明市呈贡县境内,全长22.5公里长度位居国内第一、容量位居西南地区首位的昆明管网工程,是一条集水利、电力、电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管沟,是昆明市委、市政府为建设“一湖四城”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全长140米的第10标段因投资规模小被视为“芝麻工程”。因为管沟必须下穿日车流量3万次以上的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其路面埋深只有3.5米,业主和昆玉高速公路公司要求施工中必须确保安全畅通,路面抬高不能超
地处昆明市呈贡县境内,全长22.5公里长度位居国内第一、容量位居西南地区首位的昆明管网工程,是一条集水利、电力、电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管沟,是昆明市委、市政府为建设“一湖四城”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全长140米的第10标段因投资规模小被视为“芝麻工程”。因为管沟必须下穿日车流量3万次以上的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其路面埋深只有3.5米,业主和昆玉高速公路公司要求施工中必须确保安全畅通,路面抬高不能超过3厘米,更不允许有丝毫沉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更为艰难的是,施工涉及到的每一个施工工艺、每一项工程技术、每一种工程材料、每一个施工定额都前所未有。遍访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查遍互联网都没有现成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标准可借鉴,多项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施工工艺和首创技术,使这项“芝麻”工程成为全线唯一控制性咽喉工程,不少大型建筑企业不屑一顾,了解情况的更是望而却步。“别人干不了我们干,我们为业主分忧!这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表现,更是企业科技实力的表现!”十七局集团四公司总经理高洪丽一锤定音。四公司首创的施工方案,以其独特的构思、先进的技术、罕见的工艺、超高的安全系数和充分的科技准备打动了业主的心。2004年 7月初,四公司在被称为“中国花卉第一县”的昆明市呈贡县正式登场。百合、玫瑰、红掌、勿忘我、康乃馨、非洲菊等名贵花卉争奇斗艳,一阵阵花香令人陶醉,然而,以项目经理王先红、高级工程师叶庆阳为主的建设者们顾不上赏花悦景,就一头扎进了探索、攻关的海洋,一个个闪烁着科技之光的创新故事,在春城传颂。(参考《建筑中文网》)
由于公司缺乏造孔专业施工队伍,在国内找到的几家专业队伍,都因害怕承担风险而断然拒绝。“此路不通改彼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求人不如求自己!”项目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主创新之路。他们迅速组织科技人员对原有方案进行再次优化,提出了更切合实际操作、成功概率更大的改进措施。与此同时,叶庆阳针对管网施工程序,对全体职工展开了实用技术培训。工地和宿舍的灯光彻夜不眠,一堆堆图纸翻烂了,一双双粗壮的手记录下了一个个陌生的专业术语,一页页考卷上写下了“优良”。
造孔施工是“双向对拉钢壳箱”技术实施中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箱对拉能否顺利进行。他们创新采用“粗孔内布索孔管”的造孔方式获得了成功;综合考虑设备、地质和‘对拉工艺’的特殊要求,成功研制了钻孔泥浆箱、清孔泥浆托盘和穿索孔管导向头;加工了30、40、50厘米3种不同规格的合金钢钻头;引进了一台价值500余万元的美国产水平导向钻机;开发了索孔管定位技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造第一道索孔的时候,电脑控制平台显示一片空白!失望、甚至愤懑的表情刹时涌满了每一张面孔。他们没停止创新的脚步,立即排查原因,最后发现地下电缆及脚手架对信号干扰过大,技术人员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控制平台的显示屏上终于闪烁出一个个数据。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穿第一道索孔时,前后穿越3次都以失败告终。“我出过国,留过学,国内外施工几十年,从未听说过这种工艺,简直是天方夜谭!”一位长期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老专家留下的话,此刻再度回响在管网每一名职工的耳旁。他们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调整思路、优化方案,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斗志霎时间再度凝聚。最后决定把PVC管改为 PE管,采用钻机钻杆强力牵引穿过粗孔,成功跨越了“穿索管”这道坎。
创新的道路坎坷不断,他们只能见招拆招。设计单位提供的方案中钢箱没有机头,就好像列车没有牵引机车。叶庆阳的办公室再度烟雾缭绕,一摞摞图纸堆满床头,一个个数据记录在案……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难攻关,机头设计方案终于出台。为了保证钢箱对接孔位的精度,项目研制出了“一对一钻孔方案”,保证了各孔的准确对位;进入双向对拉调试阶段,钢壳箱两端因所受拉力、阻力不均匀,出现了钢壳箱对拉偏差错位现象。叶庆阳提出的“单边分别拉进,顶木辅助千斤顶进行纠偏”施工方案再一次获得成功。2005年12月6日16时,昆明管网工地人潮涌动,随着总工程师叶庆阳的一声“开始”,操作人员将按钮轻轻摁下,刹时,主控台红灯亮起,显示屏上箭头闪烁:伸缸、缩缸、紧上锚、松下锚,在一连串的动作后,东西工作井机头缓缓向前移动。业主和设计院专家纷纷下到工作井观摩,上海设计院专家约宪平由衷地赞叹:“你们的科技实力确实雄厚,人员素质确实过硬!我们没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亚洲第一’你们当之无愧!”
(张天国 安义志)
中国铁道建筑报
来源: 《建筑中文网》.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1/107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