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省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与信息化解决方案
- 木结构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评价
- 绿色建筑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研究与实施进展
-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 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实施策略
-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室内装修影响空气质量实测分析及对策
- 保山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预测
内容提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经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国民收入日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这些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极度匮乏和严重浪费,这种状况已严重阻碍了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经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国民收入日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这些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极度匮乏和严重浪费,这种状况已严重阻碍了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参考《建筑中文网》)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 “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代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造等造成的损失,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我省情况就更甚。
目前我省的资源现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省目前的资源现状:在济经高速发展的今天,我省的资源状况已经远不比从前,煤、石油、天然气、水等重要资源储备量上都已严重衰竭。总的来说我省还算国内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矿种配套程度比较高的省份之一。截至2003年底已发现上百种矿产资源, 有些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明显优势,大宗矿产拥有较大规模的储量。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各种矿产都有一些劣势。
根据我国资源现状及上述表格数据,对于2000年的目标,矿产资源已基本上保证供应;对于2000-2020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极有可能会发生逆转,大部分矿产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对于2020-205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需求绝大部分完全无法保证。可见,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1) 耕地资源 我省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不足2.0亩,不及世界水平的1/2.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省的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渐减少,矛盾已十分突出。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该引起高度重视。
(2) 石油后备不足,储采比逐年大幅下降,年产量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我省的经济发展。我省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适于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小,开发和采掘难度较大。
(3) 我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单一矿少,共生矿多;大矿少,中小矿多。
(4) 水资源 我省国水资源总量缺乏,人均占有量也很低,不及世界水平的1/5,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全省主要城市因缺水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农村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全省的水资源不足已成为我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水污染使本已有限的水资源越发紧缺。
图1. 水体的污染
造成我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省资源匮乏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天然的,当然更主要是人为的。
(1) 比如水资源,我省是严重缺水的省份,华北平原已形成了以邢台为中心的地下水采集漏斗区,地表地下水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全省缺水城市因缺水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农村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省城市废水处理水平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诸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对原本已很缺乏的水资源污染带来的损失。
(2) 又比如森林和草原资源,我省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5%。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大片森林继续受到任意破坏。森林资源的短缺还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的经营方式,乱开滥垦,草地沙漠化严重,动植物遭受破坏,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由上述两个例子,可见我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费及破坏为代价的,资源呈逐年退化的趋势,经济发展出现资源空心化现象,这就形成了杀鸡取卵的经济畸形增长模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增殖补充,否则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会进一步加剧。我省资源、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起到了严重制约作用,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已经对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战略,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引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之际。
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保证我省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以上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比如就现有的资源要严加保护,合理开采,科学管理;根据现有资源及我省省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运用社会手段分流一些劳动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系统和绿色GDP;加大科技投入,在全社会形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概念;在全省社会范围内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完善资源的核算体系,给资源标价等。
一、大力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人性保护,合理开采、科学管理
以煤炭资源为例,我省应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与生产开发管理。要改进管理方式,实现由粗放开发型管理向科学合理开发、保护节约型管理的转变。依法科学合理划定矿区开采范围,严格按国家规划有序开发。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管理。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而真正成为中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过去,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过多地依赖政府,市场机制利用得不够,企业的积极性重视不够;过于注重现有不合理存量结构的调整,忽视了增量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过高估计了自然资源优势的作用,对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管理和人才的作用认识不足;个体、私营和“三资”经济没受到应有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循环经济系统和绿色GDP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二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比如我省是全国缺水大省,水资源的宝贵性日益突出,在城市水处理的工艺上可以建成“资源水-自来水-一次使用-中水-二次使用-污水处理-排放至环境水体”这样一个多次使用,循环使用的城市水循环模式,这对于当前我省的用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流程,不但可以缓解当前水资源的短缺,即使南水北调的南方水过来以后,也能对城市节水起到积极作用。应该大力提倡中水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上水、中水、下水三位一体的城镇供水排水模式。
现阶段,我省循环经济的进展,更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次和起步阶段上。发展我省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界、科学界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章立制,推行绿色核算,开发绿色技术等措施来推动。在建立绿色资源、绿色产权、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保障体系中,试点并总结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开发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把清洁生产着眼点由目前单个企业延伸到工业园区,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真正在绿色生产、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的产业链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8/8717.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