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AutoCAD的三维拉伸

收录时间:2005-06-17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提起AutoCAD,可能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制作工程图,我想主要是二维的图形。如果提到三维,我们也许更习惯于用3D STUDIO MAX或VIZ等软件,可是你是否想过,用AutoCAD来完成大部分的三维基

延伸阅读:三维 二维 制作工 天都 维基

 提起AutoCAD,可能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制作工程图,我想主要是二维的图形。如果提到三维,我们也许更习惯于用3D STUDIO MAX或VIZ等软件,可是你是否想过,用AutoCAD来完成大部分的三维基础建模工作,象3D STUDIO MAX和3D STUDIO VIZ这样的软件,更多地用于后期的材质和渲染处理?我觉得这种流程值得研究,其实AutoCAD的精确建模功能是很强的,不利用很可惜,而且它对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更适合大量的建模工作;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大量的平面图可供参考,通过简单的拉伸,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它们转化为三维图形,下面我将给大家举两个三维拉伸的例子,使大家对ACAD的三维建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参考《建筑中文网
    在各种三维操作中最简单有效的就是三维拉伸了,这是我们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也是各种三维软件的基础。试想我们手中有一张如右图所示的建筑平面图,看看我们如何把它拉伸成为一个三维物体;首先,可以选择各个墙面、立柱进行拉伸,然后再对很多很具体的细部如门窗,楼梯等通过放大有选择地进行拉伸,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全面地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操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种拉伸的方式是一种对点、线、面属性的Z坐标的操作。 具体操作:在选择了我们要拉伸物体,比如立柱、墙面等后,从Object Properties工具条中选择属性Properties选项,在弹出的Modify Polyline对话框中选择Thickness属性项,并给予它一个具体的厚度值(如输入一个4000mm),然后点击OK退出,你会发现你的平面图形变成三维的了,左图就是对刚才平面图形拉伸后的三维模型,这就是一个通过修改它的Z轴的属性值来实现对它的三维拉伸的简单实例。这种方法大多用于对俯视图的操作。
    此外还有一种是基于实体的三维拉伸,通过这种实体的拉伸方式也同样可以实现从平面到三维的建模目的。这种方法往往是用于对一个物体的侧立面图的操作。如右图是一个简化的建筑立面图,我们首先选择适当的三维视点,如果没有打开实体建模工具箱,可从View菜单条中选取Toolbar项,点击,会弹出工具条选项,选取Solids实体工具选项,就可以在桌面上加载实体工具条,或通过在任意工具条上点击鼠标右键,来击活Toolbar对话框,然后加载实体工具条,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立面图上的三维拉伸了,选取Solids工具条中的Extrude选项回车,在Select objects:的提示下,选择大的外墙面及四个窗框回车,在Path/<Height of Extrusion>:的提示下输入要拉伸的高度值(400mm),我们就可以拉伸出右图的立体图形,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它做一些编辑和修改,打开 Modify II工具条,选择Subtract选项,该功能主要用于在我们拉伸好的墙面上将有窗户的部分剔除,为随后窗户的安装提供合理的空间,具体操作:在点击 Subtract选项后,回让选择大的主立面,选择后回车,又回让我们选择需要剔除的四个实体,选择后回车,这样一个去处了窗户空间的墙体立面就拉伸起来了,随后的工作就是拉伸窗沿,再选择Modify II工具中的Union选项,合并窗沿和墙面,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窗体进行建模,同样我们也可以采用拉伸和有选择的去处和合并的操作来实现窗户的建模。最后安上窗户,进行一下90度的三维翻转我们就得到右图的效果。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了几个立面的平面图,不管建筑是如何复杂,我们都是可以分别进行拉伸建模,最后再细心的进行一下组装就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三维建模工作了。
    上面的两个小例子只是对ACAD的三维拉伸的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个是从基础的平面图上进行的三维拉伸,另一是从侧立面图上进行的拉伸,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两种方法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其实只有多种技巧相结合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我们的实际工作。总之,熟练地应用ACAD进行三维操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从工作中总结经验。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6/270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企业如何选择微机平台三维CAD软件

施工企业广告策略

浅析自动找平控制技术在推土机上的应用

电机启动的几种方式

三维现浇板防裂技术实践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